cì yùn bǎi yuán yǒng mǔ dān èr shǒu qí èr
次韵伯元咏牡丹二首 其二 🔈

朝代:宋 (sòng)    作者: 苏过 (sū guò)

草木无情解悦人,徒因见少得名新。
翦裁罗绮空争似,研合丹青太逼真。
尤物端能耗地力,痴儿竟欲费精神。
愿回春色归南亩,变作秋成玉粒匀。

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仄平平。
仄平平仄平平仄,平仄平平仄仄平。
平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仄平平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cǎo mù wú qíng jiě yuè rén , tú yīn jiàn shǎo dé míng xīn 。
jiǎn cái luó qǐ kōng zhēng sì , yán hé dān qīng tài bī zhēn 。
yóu wù duān néng hào dì lì , chī ér jìng yù fèi jīng shén 。
yuàn huí chūn sè guī nán mǔ , biàn zuò qiū chéng yù lì yún 。

  • 收藏
  • 笔记
  • 收藏
  • 做笔记
🐒
译文上移👆 复位🐬 附到原文右边💸 译文下移👇
🔈

译文:
草木无情,它们解悦于人,只是因为被人们见得越少,就被赋予了新的名字。
像是裁剪罗绮般空虚地争取美名,或者像是研磨混合颜料一样逼真。
美丽的女子能够损耗男子的力量,而痴迷的儿童竟然想要消耗精神。
但愿春光回归田野,变成秋季时收成的玉米粒一样丰盈均匀。
全文总结:这篇古文通过描写草木、织物、美丽女子和痴儿等事物,寄寓了人生的深刻哲理,表达了对大自然和生命的感慨,并表达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次韵伯元咏牡丹二首 其二》是苏过创作的古诗,表达了对牡丹花之美的赞美之情。以下是赏析:
这首诗以牡丹花为题材,描述了牡丹花的美丽和令人陶醉的魅力。首句"草木无情解悦人,徒因见少得名新"意味着尽管草木无情,但唯有牡丹花因其稀少而显得格外美丽。这里写景,突出牡丹的珍贵和独特之处。
接下来的两句"翦裁罗绮空争似,研合丹青太逼真"则表现出牡丹花的美丽无法用织锦或画笔来比拟。牡丹之美不仅仅是表面的,它似乎透过了艺术的表达,达到了一种近乎真实的程度。
然后,诗人写到"尤物端能耗地力,痴儿竟欲费精神",强调了牡丹之美需要地力的滋养和人们的努力去欣赏。尤物指的是特别美的事物,这里指的是牡丹。痴儿则表示那些痴迷于牡丹的人们,愿意付出精神去欣赏和栽培。
最后两句"愿回春色归南亩,变作秋成玉粒匀"表达了诗人的愿望,希望牡丹花的美丽能够延续,不仅仅局限于春天,还能在秋天继续绽放,变得如同玉粒一样圆润和完美。

注:翻译、赏析非标准答案,仅用作辅助理解。

为您找到苏过写的《次韵伯元咏牡丹二首》系列:

本文作者苏过介绍:🔈

苏过(一○七二~一一二三),字叔党,号斜川居士,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轼第三子。哲宗元佑六年(一○九一),曾应礼部试,未第。绍圣元年(一○九四),轼谪惠州,四年,复谪儋州,皆随行。元符三年(一一○○),随父北归。轼卒後,依叔父辙居颍昌。营湖阴地数亩,名爲小斜川。徽宗政和二年(一一一二),监太原税。五年,知郾城。宣和五年,通判定州,卒。有《斜川集》二十卷(此据《宋史》本传,他书着录均爲十卷),已佚。清乾隆时人吴长元得旧钞残本,并从他书纂辑,厘爲六卷,其中诗三卷。事见《永乐大典》卷二四○一引《宋故通直郎眉山苏叔党墓志铭》,《宋史》卷三三八有传。 苏过诗,以《知不斋丛书》本爲底本,校以清乾隆武进赵... 查看更多>>

苏过的诗:

苏过的词:

相关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