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ūn yóu máo shān chóu dù píng shì jiàn jì
春游茅山酬杜评事见寄 🔈

朝代:唐 (táng)    作者: 权德舆 (quán dé yú)

喜得赏心处,春山岂计程。
连溪芳草合,半岭白云晴。
绝涧漱冰碧,仙坛挹颢清。
怀君在人境,不共此时情。

仄仄仄平仄,平平仄仄平。
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仄仄仄平仄,平平仄仄平。
平平仄平仄,仄仄仄平平。

xǐ dé shǎng xīn chù , chūn shān qǐ jì chéng 。
lián xī fāng cǎo hé , bàn lǐng bái yún qíng 。
jué jiàn shù bīng bì , xiān tán yì hào qīng 。
huái jūn zài rén jìng , bù gòng cǐ shí qíng 。

春遊茅山酬杜評事見寄

—— 權德輿

喜得賞心處,春山豈計程。
連溪芳草合,半嶺白雲晴。
絕澗漱冰碧,仙壇挹顥清。
懷君在人境,不共此時情。

仄仄仄平仄,平平仄仄平。
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仄仄仄平仄,平平仄仄平。
平平仄平仄,仄仄仄平平。

xǐ dé shǎng xīn chù , chūn shān qǐ jì chéng 。
lián xī fāng cǎo hé , bàn lǐng bái yún qíng 。
jué jiàn shù bīng bì , xiān tán yì hào qīng 。
huái jūn zài rén jìng , bù gòng cǐ shí qíng 。

  • 收藏
  • 笔记
  • 收藏
  • 做笔记
🐒
译文上移👆 复位🐬 附到原文右边💸 译文下移👇
🔈

译文:
喜得赏心之所在,春山景色何需计算距离。
连绵的小溪与芳草融为一体,半山的白云在晴朗天空中飘荡。
绝壑中的清澈冰碧水润口,如仙人的祭坛饮下清泉。
怀念着与君同在人世之间的情感,无法与此刻的心境相共享。



总结:

诗人欣喜之情得以满足,不计较春山的距离。小溪与芳草相融,白云漂浮在山间。诗人饮水涤荡心灵,仿佛在仙人的祭坛上品味清泉。怀念与君同在人世间的感情,无法与此刻的心境相共享。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在异地思念君子,与当下情景的不协调之感。

赏析:
这是一首描写春天游览茅山的诗歌,作者权德舆以清新的语言,生动地表现了春山景色的美丽和自己在这美景中的愉悦之情。以下是对这首诗的详细赏析:
诗人在首句便表达了他的喜悦之情,称赞得到了赏心悦目的景色,预示着他将要描述的景色将会令人陶醉。接着,诗人提到了春山,强调了春天的美丽。春天的山峦和大自然的景色是人们向往的,作者用“岂计程”表达了他并不在乎前往的路程,因为眼前的美景已经足够令人愉悦。
在第二句中,诗人提到“连溪芳草合”,描绘了一幅山谷中溪水环绕、青草茂盛的画面。这一景象展现了大自然的宁静和和谐,以及春天万物复苏的生机。
接下来的一句“半岭白云晴”表现了山间云雾的轻盈和春日的晴朗。白云在蓝天的映衬下格外明亮,与春天的明媚阳光相得益彰。
第四句“绝涧漱冰碧”中的“绝涧”暗示了这里的景色非常壮丽和险峻,而“漱冰碧”则形容了清澈的山泉,似乎能洗净人的心灵。这一景象反映了作者在大自然中的宁静和心灵的洗涤。
最后两句表达了作者对友人的思念之情。他提到了“仙坛挹颢清”,似乎在寄托对友人的美好祝愿,希望友人也能够在这样的清新环境中得到愉悦。最后一句“怀君在人境,不共此时情”则表达了作者与友人相隔的遗憾,暗示了友情的珍贵。

注:翻译、赏析非标准答案,仅用作辅助理解。

本文作者权德舆介绍:🔈

权德舆,字载之,天水略阳人。未冠,即以文章称,杜佑、裴胄交辟之。德宗闻其材,召爲太常博士,改左补阙,兼制诰,进中书舍人,历礼部侍郎,三知贡举。宪宗元和初,历兵部、吏部侍郎,坐郎吏误用官阙,改太子宾客,俄复前官,迁太常卿,拜礼部尚书,同平章事。会李吉甫再秉政,帝又自用李绦,议论持异,德舆从容不敢有所轻重,坐是罢,以检校吏部尚书,留守东都。复拜太常卿,徙刑部尚书,出爲山南西道节度使。二年,以病乞还,卒於道,年六十。赠左仆射,諡曰文。德舆积思经术,无不贯综,其文雅正赡缛,动止无外饰,而醖藉风流,自然可慕,爲贞元、元和间缙绅羽仪。文集五十卷,今编诗十卷。 权德舆字载之,天水畧阳人。元和... 查看更多>>

权德舆的诗:

相关诗词:

酬黄仲宣见寄 (chóu huáng zhòng xuān jiàn jì)

朝代:宋    作者: 杨公远

倦走南州与北州,竹篱茅舍足清幽。
但教有酒名从事,何必为官见督邮。
谢友寄诗通间阔,拂笺泚笔细赓酬。
虽然可写胸中意,难写胸中半点愁。

仄仄仄平仄,平平仄仄平。
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仄仄仄平仄,平平仄仄平。
平平仄平仄,仄仄仄平平。

赠杜顗 (zèng dù yǐ)

朝代:唐    作者: 崔岐

贾马死来生杜顗,中间寥落一千年。
(见《樊川文集》卷九《唐故淮南支使试大理评事兼监察御史杜君墓志铭》)。

仄仄仄平仄,平平仄仄平。
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仄仄仄平仄,平平仄仄平。
平平仄平仄,仄仄仄平平。

赤甲 (chì jiǎ)

朝代:唐    作者: 杜甫

卜居赤甲迁居新,两见巫山楚水春。
炙背可以献天子,美芹由来知野人。
荆州郑薛寄书近,蜀客郗岑非我邻。
笑接郎中评事饮,病从深酌道吾真。

仄仄仄平仄,平平仄仄平。
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仄仄仄平仄,平平仄仄平。
平平仄平仄,仄仄仄平平。

酬李端山中见期不至(题拟) (chóu lǐ duān shān zhōng jiàn qī bù zhì tí nǐ )

朝代:唐    作者: 张芬

君家旧林壑,寄在乱峰西。
近日春云满,相思路亦迷。
闻钟投野寺,待月过前溪。
怅望成幽梦,依依识故蹊。
(见江标影宋书棚本《唐诗五十家小集·李端诗集》卷二)(按:《全唐诗》卷二八五收此诗於李端名下,题作《酬前大理寺评事张芬》。
检影宋书棚本,此诗附於李端《山中期张芬不至》後,题作《酬前》,署「大理评事张芬」。
此为张芬诗附收於李集,作李诗误。
另参本书卷十一苗发诗附考。
)。

仄仄仄平仄,平平仄仄平。
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仄仄仄平仄,平平仄仄平。
平平仄平仄,仄仄仄平平。

寄李播评事 (jì lǐ bō píng shì)

朝代:唐    作者: 杜牧

子列光殊价,明时忍自高。
宁无好舟檝,不泛恶风涛。
大翼终难戢,奇锋且自韬。
春来烟渚上,几净雪霜毫。

仄仄仄平仄,平平仄仄平。
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仄仄仄平仄,平平仄仄平。
平平仄平仄,仄仄仄平平。

酬李侍御登岳阳见寄 (chóu lǐ shì yù dēng yuè yáng jiàn jì)

朝代:唐    作者: 刘长卿

想见孤舟去,无由此路寻。
暮帆遥在眼,春色独何心。
绿水潇湘阔,青山鄠杜深。
谁当北风至,为尔一开襟。

仄仄仄平仄,平平仄仄平。
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仄仄仄平仄,平平仄仄平。
平平仄平仄,仄仄仄平平。

酬前大理寺评事张芬 (chóu qián dà lǐ sì píng shì zhāng fēn)

朝代:唐    作者: 李端

君家旧林壑,寄在乱峰西。
近日春云满,相思路亦迷。
闻钟投野寺,待月过前溪。
怅望成幽梦,依依识故蹊。

仄仄仄平仄,平平仄仄平。
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仄仄仄平仄,平平仄仄平。
平平仄平仄,仄仄仄平平。

巳上人茅斋 (sì shàng rén máo zhāi)

朝代:唐    作者: 杜甫

巳公茅屋下,可以赋新诗。
枕簟入林僻,茶瓜留客迟。
江莲摇白羽,天棘梦青丝空忝许询辈,难酬支遁词。

仄仄仄平仄,平平仄仄平。
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仄仄仄平仄,平平仄仄平。
平平仄平仄,仄仄仄平平。

酬高景仁见寄 (chóu gāo jǐng rén jiàn jì)

朝代:宋    作者: 连文凤

忆昔邮亭奉别裾,不知别後意何如。
夕阳树外烟尘隔,明月河边笑语疏。
客路惊回飞去梦,天风吹落寄来书。
西湖莫问残春色,且好白茅山下居。

仄仄仄平仄,平平仄仄平。
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仄仄仄平仄,平平仄仄平。
平平仄平仄,仄仄仄平平。

送九华道士游茅山 (sòng jiǔ huá dào shì yóu máo shān)

朝代:唐    作者: 杜荀鹤

忽起地仙兴,飘然出旧山。
於身无切事,在世有余闲。
日月浮生外,乾坤大醉间。
故园华表上,谁得见君还。

仄仄仄平仄,平平仄仄平。
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仄仄仄平仄,平平仄仄平。
平平仄平仄,仄仄仄平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