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hōng shū fù qīn zhī shì láng wǎn cí sān shǒu qí sān
中书傅钦之侍郎挽词三首 其三 🔈

朝代:宋 (sòng)    作者: 韩维 (hán wéi)

壮节淹鹏海,高年集凤池。
谟猷未及展,箫鼓已成悲。
经擿留天幄,书囊入殿帷。
伤心济源道,无复故人期。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平平仄仄仄,平仄仄平平。
平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平平仄平仄,平仄仄平平。

zhuàng jié yān péng hǎi , gāo nián jí fèng chí 。
mó yóu wèi jí zhǎn , xiāo gǔ yǐ chéng bēi 。
jīng tī liú tiān wò , shū náng rù diàn wéi 。
shāng xīn jì yuán dào , wú fù gù rén qī 。

  • 收藏
  • 笔记
  • 收藏
  • 做笔记
🐒
译文上移👆 复位🐬 附到原文右边💸 译文下移👇
🔈

译文:
壮节淹没在浩瀚的鹏海,高年的风采聚集在凤池之上。
策谋的计划还未得以展现,而悲伤之音已经奏响。
经书擦拭留下天幕上的尘埃,书囊带入皇宫的帷幕之中。
伤心地踏上济源之路,再也不会有旧日相见的期望。



总结:

这古文表达了壮志凌云、高年有为的形象,但他的谋略还未实现就面临着悲伤与失意,心情郁结,不再期待与旧友再次相逢。

赏析:这首诗《中书傅钦之侍郎挽词三首 其三》是唐代文学家韩维所作,表达了对逝去友人的深切哀思和对岁月流转的感慨。
首先,诗人以壮节淹鹏海、高年集凤池的开篇,展现了逝者的豪杰气概和仕途的辉煌成就,以此衬托出后文的悲凉。
接着,诗人用“谟猷未及展,箫鼓已成悲”表达了侍郎的抱负未能完全实现,就像美妙的箫鼓声却已变成悲音一样,强调了人生短暂和悲剧的转折。
诗中“经擿留天幄,书囊入殿帷”暗示了侍郎的才华和智慧,但最终却无法充分施展,留下了无尽的遗憾。
最后两句“伤心济源道,无复故人期”,表达了诗人内心的伤痛,暗示了逝去友人的离世,再也不能共同追求理想和期盼未来。

注:翻译、赏析非标准答案,仅用作辅助理解。

为您找到韩维写的《中书傅钦之侍郎挽词三首》系列:

本文作者韩维介绍:🔈

韩维(一○一七~一○九八),字持国,颍昌(今河南许昌)人。亿子,与韩绦、韩缜等爲兄弟。以父荫爲官,父死後闭门不仕。仁宗时由欧阳修荐知太常礼院,不久出通判泾州。爲淮阳郡王府记室参军。英宗即位,召爲同修起居注,进知制诰、知通进银台司。神宗熙宁二年(一○六九)迁翰林学士、知开封府。因与王安石议论不合,出知襄州,改许州,历河阳,复知许州。哲宗即位,召爲门下侍郎,一年余出知邓州,改汝州,以太子少傅致仕。绍圣二年(一○九五)定爲元佑党人,再次贬谪。元符元年卒,年八十二。有集三十卷,因曾封南阳郡公,定名爲《南阳集》(《直斋书录解题》卷一七)。《宋史》卷三一五有传。 韩维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南阳集》爲... 查看更多>>

韩维的诗:

韩维的词:

相关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