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ǔ bǐ duō wěi guǎn jìn yòu dé zhú bǐ xiá yīn zuò jué jù
予笔多苇管近又得竹笔匣因作绝句 🔈

朝代:宋 (sòng)    作者: 晁说之 (cháo yuè zhī)

竹匳苇管可幽居,前日曾藏万卷书。
烽火不知南北渡,祝兹微物莫愁予。

仄平仄仄仄平平,平仄平○仄仄平。
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仄。

zhú lián wěi guǎn kě yōu jū , qián rì céng cáng wàn juàn shū 。
fēng huǒ bù zhī nán běi dù , zhù zī wēi wù mò chóu yǔ 。

  • 收藏
  • 笔记
  • 收藏
  • 做笔记
🐒
译文上移👆 复位🐬 附到原文右边💸 译文下移👇
🔈

译文:
竹篮和苇管可以用来构筑幽静的居所,前几天还曾收藏着成千上万卷书籍。
战争的烽火并不知道南北渡过多少次,但我祝愿这微不足道的物件让我不再忧愁

赏析:这首诗《予笔多苇管近又得竹笔匣因作绝句》是晁说之的作品,表现了诗人在幽居中寄托着对烽火战乱的不悲不忧的心情,同时也反映了他对文学创作的热情。
诗人首先以“竹匳苇管可幽居”开篇,描绘了一个宁静幽雅的居所,使用了竹匣和苇管作为写字工具,凸显了文人的清雅生活。接着提到“前日曾藏万卷书”,这句表明诗人热爱读书,积累了丰富的文化知识。
然后,诗人写道“烽火不知南北渡”,烽火指战乱之事,诗人却不关心南北之事,表现出他超脱尘世的心态。最后一句“祝兹微物莫愁予”表达了诗人对于身边微小之物的祝愿,暗示了他内心的宁静和豁达。

注:翻译、赏析非标准答案,仅用作辅助理解。

本文作者晁说之介绍:🔈

晁说之(一○五九~一一二九),字以道,一字伯以,济州钜野(今山东巨野)人(《宋史·晁补之传》)。因慕司马光爲人,自号景迂生。神宗元丰五年(一○八二)进士。哲宗元佑初,官兖州司法参军,绍圣时爲宿州教授,元符中知磁州武安县。徽宗崇宁二年(一一○三),知定州无极县。後入党籍。大观、政和间临明州造船场,起通判鄜州。宣和时知成州,未几致仕。钦宗即位,以着作郎召,除秘书少监、中书舍人,复以议论不合,落职。高宗立,召爲侍读,後提举杭州洞霄宫。建炎三年卒,年七十一。有《嵩山文集》(又名《景迂生集》)二十卷。事见《嵩山文集》附录其孙子健所作文集後记,《晁氏世谱节录》,及集中有关诗文。 晁说之诗,以四部丛刊续编影... 查看更多>>

晁说之的诗:

相关诗词:

戏成二毫笔绝句 (xì chéng èr háo bǐ jué jù)

朝代:宋    作者: 张扩

包羞曾借虎皮蒙,笔阵仍推兔作锋。
未用吹毛强分别,即今同受管城封。

仄平仄仄仄平平,平仄平○仄仄平。
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仄。

动物

赠笔处士曹忠 (zèng bǐ chǔ shì cáo zhōng)

朝代:宋    作者: 晁说之

苇管予何爱,轻圆称白毫。
固知今独妙,旧数浙西曹。

仄平仄仄仄平平,平仄平○仄仄平。
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仄。

孙子进惠笔乃周寿玉簪样试用其一已作秃翁犹耐驱使成绝句二首异日当寄子进昆仲 其二 (sūn zi jìn huì bǐ nǎi zhōu shòu yù zān yàng shì yòng qí yī yǐ zuò tū wēng yóu nài qū shǐ chéng jué jù èr shǒu yì rì dāng jì zǐ jìn kūn zhòng qí èr)

朝代:宋    作者: 赵蕃

遂初赋就笔余珍,赠我多君意甚真。
累句尚能资借助,拙书犹得长精神。

仄平仄仄仄平平,平仄平○仄仄平。
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仄。

大谏诗笔因题绝句 (dà jiàn shī bǐ yīn tí jué jù)

朝代:宋    作者: 魏闲

文如吐凤笔如龙,珍重华林墨尚浓。
清气已销名迹在,世间谁复继仙翁。

仄平仄仄仄平平,平仄平○仄仄平。
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仄。

动物

试黄权笔为作三绝句 其三 (shì huáng quán bǐ wèi zuò sān jué jù qí sān)

朝代:宋    作者: 刘才邵

八法森严得者稀,管城还伴剡藤悲。
欲教霜兔魂无恨,须写当时顔段碑。

仄平仄仄仄平平,平仄平○仄仄平。
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仄。

动物

和昌甫竹句 其五 (hé chāng fǔ zhú jù qí wǔ)

朝代:宋    作者: 韩淲

绝岸沿流翠碧洲,烟枝露叶落还抽。
输他荒阔无人管,拟待烦君一笔收。

仄平仄仄仄平平,平仄平○仄仄平。
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