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òu cì yùn wǔ shǒu qí sān
又次韵五首 其三 🔈

朝代:宋 (sòng)    作者: 张嵲 (zhāng niè)

行尽炎荒路向东,蛮村戍鼓夜逢逢。
惜无王朔同登望,骑气应须似白虹。

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仄平平。
仄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xíng jìn yán huāng lù xiàng dōng , mán cūn shù gǔ yè féng féng 。
xī wú wáng shuò tóng dēng wàng , qí qì yìng xū sì bái hóng 。

  • 收藏
  • 笔记
  • 收藏
  • 做笔记
🐒
译文上移👆 复位🐬 附到原文右边💸 译文下移👇
🔈

译文:
行走在火热荒凉的道路上向东方前进,经过蛮族的村落,听到戍鼓声此起彼伏。可惜没有王朔与我一同登上高山远眺,骑马奔驰的气势应该像白虹一样冲天而起。
总结:诗人行走在炎热荒凉的路上,途中经过蛮族村落,夜晚听到戍鼓声。感叹没有伙伴与其同游览高山远望,渴望有如白虹般的骑马气势冲天。

赏析:: 这首诗《又次韵五首 其三》是唐代张嵲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诗人以行路途中的景物为背景,表达了对远方友人的思念之情。
诗中第一句“行尽炎荒路向东”描绘了一个漫长而炎热的旅途,这里的“炎荒”暗示了艰难险阻,行路的艰辛。接着,诗人提到“蛮村戍鼓夜逢逢”,这句中的“蛮村”和“戍鼓”都为诗中的情景增添了一份神秘感和战士的氛围,使读者感受到了一种未知的挑战。
诗的下半部分“惜无王朔同登望,骑气应须似白虹”则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王朔的思念之情。他遗憾地表示自己不能与王朔一同登高望远,感叹着缺少同伴的寂寞之情。最后一句“骑气应须似白虹”用白虹的比喻,表现出诗人对友情的珍视和向往。
标签: 怀友、行旅、思乡

注:翻译、赏析非标准答案,仅用作辅助理解。

为您找到张嵲写的《又次韵五首》系列:

还为您找到 1 首名为《又次韵五首 其三》的诗:

本文作者张嵲介绍:🔈

张嵲(一○九六~一一四八),字巨山,襄阳(今湖北襄樊)人。徽宗宣和三年(一一二一)上舍中第,调唐州方城尉,改房州司法参军,辟利州路安抚司干办公事。高宗绍兴五年(一一三五)召试,除秘书省正字。七年,迁校书郎、着作郎(《南宋馆阁录》卷七)。八年,出爲福建路转运判官(同上书)。十年,兼实录院检讨、守起居舍人、兼侍讲、试中书舍人(《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一三五、一三七)。升实录院同修撰,十一年,罢。起知衢州。十八年,提举江州太平兴国宫,献《绍兴中兴复古诗》以希进用,寻卒(同上书卷一三九、一五八),年五十三。有《紫微集》(《宋史·艺文志》,《直斋书录解题》卷一八作《张巨山集》)三十卷,久佚。清四库馆臣据《... 查看更多>>

张嵲的诗:

相关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