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ǒng shǐ dōng fāng shuò
咏史 东方朔 🔈

朝代:宋 (sòng)    作者: 陈普 (chén pǔ)

宣室不令容董偃,却容臯朔与相如。
当时有意清君侧,鸡鞠诙谐总合诛。

平仄仄仄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平平仄,平仄平平仄仄平。

xuān shì bù lìng róng dǒng yǎn , què róng gāo shuò yǔ xiāng rú 。
dāng shí yǒu yì qīng jūn cè , jī jū huī xié zǒng hé zhū 。

  • 收藏
  • 笔记
  • 收藏
  • 做笔记
🐒
译文上移👆 复位🐬 附到原文右边💸 译文下移👇
🔈

译文:

宣室不容许容董偃,却容许臯朔和相如。
当时有意让清雅之士侍奉君王身旁,鸡鞠之间幽默风趣,总结:并完美了剿除祸乱。

总结:

诗人表达了当时的政治现实,宣室(指宫廷)对容董偃等人不予重用,而容许了臯朔和相如等人。这些清雅之士在朝廷中以其才干和风采受到欢迎,他们的言谈举止有如鸡鞠之间,诙谐幽默,以至于被视为卫道之士,合力清除了社会祸乱。这首诗通过对比,表达了政治上的价值观和对人才的认可。

注:翻译、赏析非标准答案,仅用作辅助理解。

本文作者陈普介绍:🔈

陈普(一二四四~一三一五),字尚德,号惧斋,福州宁德(今属福建)人。从会稽韩翼甫。宋亡,元三次辟爲本省教授,不起。隠居授徒,四方及门者岁数百人,学者称石堂先生。元成宗大德元年(一二九七),应刘纯父聘,主云庄书院,熊禾留讲鳌峰。延佑二年卒,年七十二。有《石堂先生遗集》二十二卷等。事见本集附录《石堂先生传》。 陈普诗,以明嘉靖十六年宁德知县程世鹏刻《石堂先生遗集》爲底本,酌校《四库全书·两宋名贤小集》卷三五五《石堂集》(简称四库本)。底本明显错字,径改。 查看更多>>

陈普的诗:

相关诗词:

咏史 武帝 其八 (yǒng shǐ wǔ dì qí bā)

朝代:宋    作者: 陈普

起上林苑赏方朔,发会稽兵惜虎符。
君侧此时三四辈,盍移东海换江都。

平仄仄仄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平平仄,平仄平平仄仄平。

咏史六首 东方朔 (yǒng shǐ liù shǒu dōng fāng shuò)

朝代:宋    作者: 乐雷发

蜥蜴盆边解滑稽,且分社肉饱蛾眉。
刘郎最怕秋风冷,那听君言换殿帷。

平仄仄仄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平平仄,平仄平平仄仄平。

咏史 苏东坡 (yǒng shǐ sū dōng pō)

朝代:宋    作者: 陈普

方朔优旃岂舜徒,南来谩喜落苍梧。
天津醉里乾坤眼,只见双程不见苏。

平仄仄仄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平平仄,平仄平平仄仄平。

咏史 武帝 其九 (yǒng shǐ wǔ dì qí jiǔ)

朝代:宋    作者: 陈普

狄山不能居一障,公孙请专事朔方。
尊荣卫霍家山岳,冷淡申辕头雪霜。

平仄仄仄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平平仄,平仄平平仄仄平。

感咏十解寄呈杨安抚 其四 (gǎn yǒng shí jiě jì chéng yáng ān fǔ qí sì)

朝代:宋    作者: 白玉蟾

上界足官府,大仙多拘束。
遂令东方朔,只恋殿前肉。

平仄仄仄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平平仄,平仄平平仄仄平。

题茅山多叶芍药诗 (tí máo shān duō yè sháo yao shī)

朝代:宋    作者: 刘才邵

司命霓旌款帝关,司花仙史亦骖鸾。
谁人黠似东方朔,偷出名花与世看。

平仄仄仄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平平仄,平仄平平仄仄平。

史应之赞 (shǐ yìng zhī zàn)

朝代:宋    作者: 黄庭坚

眉山史应之,爱酒而滑稽。
对鄙不肖,醉眼一笑。
司马德操,万事但好。
东方戏嘲,惊动汉朝。
穷则德操,达则方朔。
天地一壶,不胶者卓。
应之老矣,似愚不愚。
江安食不足,江阳酒有余。

平仄仄仄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平平仄,平仄平平仄仄平。

东方寺 (dōng fāng sì)

朝代:宋    作者: 王十朋

大冶迢迢接武昌,西征踰月到东方。
白莲智印蟠桃朔,仙佛同归一道场。

平仄仄仄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平平仄,平仄平平仄仄平。

孟夏廿一东作秩然 (mèng xià niàn yī dōng zuò zhì rán)

朝代:宋    作者: 程珌

不见东耕四十年,兹晨蓑笠去翩翩。
从今数过三蓂朔,史笔当年大有篇。

平仄仄仄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平平仄,平仄平平仄仄平。

咏史 王昭君 其四 (yǒng shǐ wáng zhāo jūn qí sì)

朝代:宋    作者: 陈普

呼韩骨冷复雕陶,夜夜穹庐朔月高。
为问琵琶弦底话,得无一语诉腥臊。

平仄仄仄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平平仄,平仄平平仄仄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