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ú xīng qiū sī èr shǒu yī
吴兴秋思二首 一 🔈

朝代:唐 (táng)    作者: 陈陶 (chén táo)

不是苕溪厌看月,天涯有程云树凉。
何意汀洲剩风雨,白苹今日似潇湘。

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平平仄平。
平仄平平仄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

bú shì tiáo xī yàn kàn yuè , tiān yá yǒu chéng yún shù liáng 。
hé yì tīng zhōu shèng fēng yǔ , bái píng jīn rì sì xiāo xiāng 。

吳興秋思二首 一

—— 陳陶

不是苕溪厭看月,天涯有程雲樹涼。
何意汀洲剩風雨,白蘋今日似瀟湘。

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平平仄平。
平仄平平仄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

bú shì tiáo xī yàn kàn yuè , tiān yá yǒu chéng yún shù liáng 。
hé yì tīng zhōu shèng fēng yǔ , bái píng jīn rì sì xiāo xiāng 。

  • 收藏
  • 笔记
  • 收藏
  • 做笔记
🐒
译文上移👆 复位🐬 附到原文右边💸 译文下移👇
🔈

译文:

并非是苕溪厌倦了观赏月亮,远在天涯也有一抹云树凉爽。
这是何等用意,汀洲仅剩风雨,白苹今日却有潇湘江水的意味。



总结:


诗人表达了对月亮的厌倦和对远方的向往。虽然身处苕溪,却感受到天涯的云树凉爽。诗人思考着这样的景象背后蕴含着怎样的意义,他发现汀洲只剩下凄风苦雨,而白苹却在今天散发出了潇湘江的气息。整首诗以月亮、天涯和自然景物的对比,表达了诗人内心对现实和远方的反思和渴望。

赏析:
这首诗是陈陶的《吴兴秋思二首 一》。诗人以诗意的语言描绘了秋天的景色,表达了诗人对故乡吴兴的思念之情。
首句“不是苕溪厌看月”,以“不是”开头,表明诗人并不是因为苕溪而厌倦了看月亮。这句话中,苕溪、月亮都是具体的景物,通过对它们的描写,传达出诗人对自然景色的热爱和留恋之情。接着描述了“天涯有程云树凉”,暗示了诗人身在他乡,天涯之处,远离了故乡的云树,感受到了秋天的凉意。这里,程云树成为了寓意,代表了远离故土的寂寞和凉意。
接下来的两句“何意汀洲剩风雨,白苹今日似潇湘”表现了诗人的忧虑和思念。他想问,为何故乡的汀洲还剩下风雨,而不是像他所期望的那样宁静?白苹今日是否依然像潇湘一样美丽,让他产生了对故乡的怀念之情。潇湘是古代楚国的一片美丽的地方,常常被用来寓意美丽和令人留恋的景色。
整首诗以描写自然景色为主线,穿插着诗人对故乡的思念之情。通过对具体景物的描写,诗人抒发了自己对故乡的眷恋之情,以及对远离家乡的不安和思念之情。

注:翻译、赏析非标准答案,仅用作辅助理解。

为您找到陈陶写的《吴兴秋思二首》系列:

本文作者陈陶介绍:🔈

陈陶,字嵩伯,岭南一云鄱阳,一云剑浦人。大中时,游学长安,南唐昇元中,隐洪州西山,後不知所终。诗十卷,今编爲二卷。 查看更多>>

陈陶的诗:

相关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