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í máo shān lǐ zūn shī shān jū
题茅山李尊师山居 🔈

朝代:唐 (táng)    作者: 秦系 (qín xì)

天师百岁少如童,不到山中竟不逢。
洗药每临新瀑水,步虚时上最高峰。
篱间五月留残雪,座右千年廕老松。
此去人寰今远近,回看云壑一重重。

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
仄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

tiān shī bǎi suì shǎo rú tóng , bù dào shān zhōng jìng bù féng 。
xǐ yào měi lín xīn pù shuǐ , bù xū shí shàng zuì gāo fēng 。
lí jiān wǔ yuè liú cán xuě , zuò yòu qiān nián yìn lǎo sōng 。
cǐ qù rén huán jīn yuǎn jìn , huí kàn yún hè yī chóng chóng 。

題茅山李尊師山居

—— 秦系

天師百歲少如童,不到山中竟不逢。
洗藥每臨新瀑水,步虛時上最高峰。
籬間五月留殘雪,座右千年廕老松。
此去人寰今遠近,回看雲壑一重重。

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
仄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

tiān shī bǎi suì shǎo rú tóng , bù dào shān zhōng jìng bù féng 。
xǐ yào měi lín xīn pù shuǐ , bù xū shí shàng zuì gāo fēng 。
lí jiān wǔ yuè liú cán xuě , zuò yòu qiān nián yìn lǎo sōng 。
cǐ qù rén huán jīn yuǎn jìn , huí kàn yún hè yī chóng chóng 。

  • 收藏
  • 笔记
  • 收藏
  • 做笔记
🐒
译文上移👆 复位🐬 附到原文右边💸 译文下移👇
🔈

译文:
天师已经百岁,但身形却像个年轻孩童,只要不去山中,就无法遇见他。
他在洗涤药材时总是选择新鲜的瀑布水,而当他行走时,常常登上最高的峰顶,仿佛步履虚空。
园中的篱笆间,五月时还残留着雪花,而他坐在右侧的地方,陪伴着千年的老松树。
如今他离开了人世,无论是远还是近,当他回首望向云壑,那景象层层叠叠,令人心生敬畏。

赏析:
这首诗《题茅山李尊师山居》是由秦系创作的,表达了对茅山李尊师的景仰和山居生活的赞美。整首诗以写景、咏史为主题,通过对李尊师和茅山山居的描写,展现出作者对道家文化和自然景观的热爱。
首句“天师百岁少如童,不到山中竟不逢。”表达了李尊师高寿和永葆童心的令人敬佩之处。他的长寿被描述得如此自然,仿佛是与山相融、与自然一体的存在。这句话也强调了山中修行的神奇之处,只有来到这里才能遇见如此令人钦佩的人物。
接下来的两句“洗药每临新瀑水,步虚时上最高峰。”描述了李尊师的日常生活和修行方式。他在山中采药,与清新的瀑布相伴,脚踏虚无般的山峰,这些描写使人感受到了他与自然的亲近和融合。
第三句“篱间五月留残雪,座右千年廕老松。”则通过描写环境来衬托李尊师的高尚品质。五月还有残雪,寓意着茅山的清凉,而千年老松则象征着李尊师的博学和深厚的修为。
最后一句“此去人寰今远近,回看云壑一重重。”表达了作者对李尊师的景仰之情,认为他的境界已经超越了世俗,他的修行之路如云壑般广阔,让人望尘莫及。
总的来说,这首诗以简洁而清新的语言,通过对茅山山居和李尊师的生活、境界的描写,展现出了一幅优美的山水画卷,充分表达了作者对李尊师和道家修行的崇敬之情。

注:翻译、赏析非标准答案,仅用作辅助理解。

本文作者秦系介绍:🔈

秦系,字公绪,会稽人。天宝末,避乱剡溪,北都留守薛兼训奏爲右卫率府仓曹参军,不就。建中初,客泉州,南安有九日山,大松百余章,俗传东晋时所植。系结庐其上,穴石爲研,注《老子》,弥年不出。张建封闻系不可致,请就加校书郎。自号东海钓客,与刘长卿善,以诗相赠答。权德舆曰:“长卿自以爲五言长城,系用偏师攻之。”虽老益壮,其後东渡秣陵,年八十余卒。南安人思之,号其山爲高士峰。诗一卷。 查看更多>>

秦系的诗:

相关诗词:

题茅山李尊师所居 (tí máo shān lǐ zūn shī suǒ jū)

朝代:唐    作者: 严维

天师百岁少如童,不到山中更不逢。
洗药每临新瀑水,步虚时遶最高峰。
篱根五月留残雪,座右千年荫古松。
此去人寰知近远,回看路隔一重重。

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
仄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

题李公麟山庄图 芗茅馆 (tí lǐ gōng lín shān zhuāng tú xiāng máo guǎn)

朝代:宋    作者: 苏辙

山居少华丽,牵茅结净屋。
此间不受尘,幽人亦新沐。

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
仄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

寄茅山温尊师 (jì máo shān wēn zūn shī)

朝代:宋    作者: 赵师秀

几度题诗寄入山,不知何处得书看。
莓苔石上秋吟远,星斗坛中夜拜寒。
鹤改新名呼未至,碑逢断刻打应难。
忆师每欲寻师去,芝术栽成自可餐。

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
仄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

尊师是桃源黄先生传法弟子常见尊师称先师灵迹今重赋此诗兼寄题黄先生旧馆 (zūn shī shì táo yuán huáng xiān shēng chuán fǎ dì zǐ cháng jiàn zūn shī chēng xiān shī líng jì jīn chóng fù cǐ shī jiān jì tí huáng xiān shēng jiù guǎn)

朝代:唐    作者: 李德裕

後学方成市,吾师又上宾。
洞天应不夜,源树秪如春。
棋客留童子,山精避直神。
无因握石髓,及与养生人。

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
仄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

游李少师园十题 茅庵 (yóu lǐ shǎo shī yuán shí tí máo ān)

朝代:宋    作者: 范祖禹

结茅深林下,开户流水边。
晓听松风坐,夜枕云涛眠。

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
仄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

赠锺尊师游茅山 (zèng zhōng zūn shī yóu máo shān)

朝代:唐    作者: 李中

筇杖担琴背俗尘,路寻茅岭有谁群。
仙翁物外应相遇,灵药壶中必许分。
香入肌肤花洞酒,冷侵魂梦石牀云。
伊予亦有朝修志,异日遨游愿见君。

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
仄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

送张道士归茅山谒李尊师 (sòng zhāng dào shì guī máo shān yè lǐ zūn shī)

朝代:唐    作者: 皇甫冉

向山独有一人行,近洞应逢双鹤迎。
尝以素书传弟子,还因白石号先生。
无穷杏树行时种,几许芝田向月耕。
师事少君年岁久,欲随旄节徃层城。

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
仄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

遥伤茅山县孙尊师三首 二 (yáo shāng máo shān xiàn sūn zūn shī sān shǒu èr)

朝代:唐    作者: 李德裕

金格期初至,飙轮去不停。
山摧武担石,天陨少微星。
弟子悲徐甲,门人泣蔡经。
空闻留玉舃,犹在阜乡亭。

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
仄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

题隠居 (tí yǐn jū)

朝代:宋    作者: 陈宓

磐石疑溪月,茅檐潘竹风。
琴尊随分有,夜夜主人公。

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
仄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

遥伤茅山县孙尊师三首 三 (yáo shāng máo shān xiàn sūn zūn shī sān shǒu sān)

朝代:唐    作者: 李德裕

空宇留丹竈,层霞被羽衣。
旧山闻鹿化,遗舃尚凫飞。
数日奇香在,何年白鹤归。
想君旋下泪,方欵里闾扉。

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
仄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