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í cáo zǐ fāng shī jí hòu
题曹子方诗集後 🔈

朝代:宋 (sòng)    作者: 王庭珪 (wáng tíng guī)

横槊当年知阿瞒,後来谁复识波澜。
两苏门地陪高咏,千古文章得细论。
耆旧只今无此语,风流端要善清言。
想当巧匠傍观处,洗尽人间斧凿痕。

仄仄平平平平平,仄平平仄仄平平。
仄平平仄平平仄,平仄平平仄仄平。
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
仄平仄仄仄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héng shuò dāng nián zhī ā mán , hòu lái shuí fù shí bō lán 。
liǎng sū mén dì péi gāo yǒng , qiān gǔ wén zhāng dé xì lùn 。
qí jiù zhī jīn wú cǐ yǔ , fēng liú duān yào shàn qīng yán 。
xiǎng dāng qiǎo jiàng bàng guān chù , xǐ jìn rén jiān fǔ záo hén 。

  • 收藏
  • 笔记
  • 收藏
  • 做笔记
🐒
译文上移👆 复位🐬 附到原文右边💸 译文下移👇
🔈

译文:
横槊当年知阿瞒,後来谁复识波澜。
两苏门地陪高咏,千古文章得细论。
耆旧只今无此语,风流端要善清言。
想当巧匠傍观处,洗尽人间斧凿痕。
总结:这段古文表达了对历史伟人和文学巨匠的敬佩之情。开始提到"横槊",指的是三国时期的著名将领刘备,他的真实名字叫阿瞒。然后问后来谁能复识其雄伟气概。接着,称赞了两位文学巨匠苏轼和苏辙的作品,认为他们的文章需要细细品论。而现在,耆旧的文人已无法写出这样的文字,强调要能够端正文风,善于用清晰的言辞表达。最后,比喻自己能够像巧匠一样,从旁观处洞察世间事物,消除瑕疵,达到炉火纯青的境地。

赏析::
这首诗《题曹子方诗集後》是王庭珪所作,充满了文人的情怀和文学的沉淀。诗人以历史典故和文学家的视角,回顾了曹操当年的英雄气概和后来被人误解的命运。全诗分为几个部分来解读。
首先,诗人提到“横槊当年知阿瞒”,这是指曹操年轻时的英勇豪迈,他横扫河北,以勇武赢得了众人的尊敬。但后来,随着时间的推移,曹操被一些人误解,失去了当初的荣耀。
接下来,诗人提到“两苏门地陪高咏”,指的是苏洵和苏轼,他们都是文学巨匠,陪伴曹操的诗集,以高咏曹操的文学成就。这也表现了诗人对曹操文学价值的赞赏。
然后,诗人表示“耆旧只今无此语”,意思是曹操的英雄事迹已不再为后人传颂,历史渐渐忘却了他的贡献。而“风流端要善清言”则强调了文学表达的重要性,曹操的伟业也需要用清晰的言辞来表达。
最后,诗人用“想当巧匠傍观处,洗尽人间斧凿痕”来表达自己对曹操的赞美之情。他希望自己能够像巧匠一样,洗去曹操身上的瑕疵,展现出他的真正风采。
标签:
英雄抒怀、文学赞美、历史反思

注:翻译、赏析非标准答案,仅用作辅助理解。

本文作者王庭珪介绍:🔈

王庭珪(一○八○~一一七二),字民瞻,自号卢溪真逸(《诚斋集》卷八○《卢溪先生文集序》),吉州安福(今属江西)人。徽宗政和八年(一一一八)进士,调衡州茶陵县丞。宣和末年退居乡里。高宗绍兴十二年(一一四二),胡铨上疏斥秦桧,贬岭南,庭珪独以诗送,後以此於十九除名编管辰州。二十五年,秦桧死,许自便。孝宗隆兴元年(一一六三),召对,改左承奉郎,除国子监主簿。以年老力辞,主管台州崇道观。乾道六年(一一七○),再召见。七年,至阙,除直敷文阁,领祠如故。八年,卒,年九十三。传世有《卢溪集》,此外着述颇多,均已佚。事见《省斋文稿》卷二九《王公行状》、本集卷首《王公墓志铭》。《宋史翼》卷七○有传。 王庭珪诗,... 查看更多>>

王庭珪的诗:

相关诗词:

题金陵杂兴诗後八首 其三 (tí jīn líng zá xīng shī hòu bā shǒu qí sān)

朝代:宋    作者: 薛师董

方泉周四半生痴,语辄惊人不自奇。
渠句却题君集後,要寻梨木共传之。

仄仄平平平平平,仄平平仄仄平平。
仄平平仄平平仄,平仄平平仄仄平。
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
仄平仄仄仄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题东阁後集 (tí dōng gé hòu jí)

朝代:宋    作者: 欧阳修

东合三朝多大事,营丘二载足闲辞。
近诗留作归荣集,何日归田自集诗。

仄仄平平平平平,仄平平仄仄平平。
仄平平仄平平仄,平仄平平仄仄平。
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
仄平仄仄仄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缺题 (quē tí)

朝代:唐    作者: 张子容

在家娇小女,卷[幔](慢)爱花丛。
不畏罗衣湿,折花风雨中。
(见《四部丛刊》本《後邨先生大全集》卷一七七《诗话续集》引李康成《玉台後集》)。

仄仄平平平平平,仄平平仄仄平平。
仄平平仄平平仄,平仄平平仄仄平。
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
仄平仄仄仄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jù)

朝代:唐    作者: 刘珃

成童片子时,变老须臾事。
(见《後村大全集》卷一七七《诗话续集》引李康成《玉台後集》。
)。

仄仄平平平平平,仄平平仄仄平平。
仄平平仄平平仄,平仄平平仄仄平。
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
仄平仄仄仄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学小庾体 (xué xiǎo yǔ tǐ)

朝代:唐    作者: 陈子良

拂簟承花落,开帘待燕归。
(见《四部丛刊》本《後村先生大全集》卷一七七《诗话续集》引唐李康成《玉台後集》)(按:《玉台後集》,天宝间李康成所选,收梁陈至天宝间二百九人诗六百七十首,明中叶後失传。
刘克庄自郑子敬家得该集,摘其可存者录入《诗话》。
)。

仄仄平平平平平,仄平平仄仄平平。
仄平平仄平平仄,平仄平平仄仄平。
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
仄平仄仄仄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昌甫题徐仙民诗集因和韵两篇 其一 (chāng fǔ tí xú xiān mín shī jí yīn hé yùn liǎng piān qí yī)

朝代:宋    作者: 韩淲

断自晚唐後,人人尽做诗。
生前由我集,名後得谁碑。
眇眇三灵见,萧萧一叶知。
塔山林覆土,若奠替芳巵。

仄仄平平平平平,仄平平仄仄平平。
仄平平仄平平仄,平仄平平仄仄平。
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
仄平仄仄仄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存目 其一二 (cún mù qí yī èr)

朝代:宋    作者: 苏轼

诗题:谢曹子方惠新茶首句:陈植文华斗石高。

仄仄平平平平平,仄平平仄仄平平。
仄平平仄平平仄,平仄平平仄仄平。
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
仄平仄仄仄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寄徐鼎臣(题拟) (jì xú dǐng chén tí nǐ )

朝代:唐    作者: 包颖

常思帝里奉交亲,别後光阴屈指频。
兰佩却归纶阁下,荆枝犹寄楚江滨。
十程山水劳幽梦,满院烟花醉别人。
料得此生强健在,会须重赏昔年春。
(《徐公文集》卷三。
)(按:《徐公文集》卷三收此诗,题作《表弟包颖见寄》,题下注:「此子侍亲在饶州,累年卧疾。
」详诗意,此诗为包颖寄徐铉之作,诗题及题注为徐铉自编文集所加。
《全唐诗》卷七五三以此诗为徐铉作,而将徐铉和诗收包颖名下,实误,今为移正之。
此则参《文史》二十五期曹汛先生文。
)。

仄仄平平平平平,仄平平仄仄平平。
仄平平仄平平仄,平仄平平仄仄平。
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
仄平仄仄仄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敬题箕颍集後二首 其二 (jìng tí jī yǐng jí hòu èr shǒu qí èr)

朝代:宋    作者: 曹勋

太史推经学,先君得最深。
文章八面敌,辛苦一生心。
禁掖传新句,公卿录苦吟。
遗留示有子,捧卷泪盈襟。

仄仄平平平平平,仄平平仄仄平平。
仄平平仄平平仄,平仄平平仄仄平。
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
仄平仄仄仄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咏屏风 (yǒng píng fēng)

朝代:唐    作者: 晁祖道

映花谢上辨色,隔树不分香。
(见《後村大全集》卷一七七《诗话续集》引李康成《玉台後集》。
)。

仄仄平平平平平,仄平平仄仄平平。
仄平平仄平平仄,平仄平平仄仄平。
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
仄平仄仄仄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