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谁更倚闲窗绣”的意思及全诗出处和翻译赏析

快问快答

问题1:“同谁更倚闲窗绣”出自哪首诗?

答案:同谁更倚闲窗绣”出自: 宋代 孔平仲 《题织锦璇玑图 其三》, 是一首七言诗, 诗句拼音为: tóng shuí gèng yǐ xián chuāng xiù ,诗句平仄: 平平仄仄平平仄

问题2:“同谁更倚闲窗绣”的上一句是什么?

答案: 没有上一句,“同谁更倚闲窗绣”已经是第一句了。

问题3:“同谁更倚闲窗绣”的下一句是什么?

答案:同谁更倚闲窗绣”的下一句是: 落日红扉小院深 , 诗句拼音为: luò rì hóng fēi xiǎo yuàn shēn ,诗句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同谁更倚闲窗绣”全诗

题织锦璇玑图 其三 (tí zhī jǐn xuán jī tú qí sān)

朝代:宋    作者: 孔平仲

同谁更倚闲窗绣,落日红扉小院深。
东复西流分水岭,恨兼愁续断弦琴。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平仄平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

tóng shuí gèng yǐ xián chuāng xiù , luò rì hóng fēi xiǎo yuàn shēn 。
dōng fù xī liú fēn shuǐ lǐng , hèn jiān chóu xù duàn xián qín 。

“同谁更倚闲窗绣”繁体原文

題織錦璇璣圖 其三

同誰更倚閒窗繡,落日紅扉小院深。
東復西流分水嶺,恨兼愁續斷弦琴。

“同谁更倚闲窗绣”韵律对照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同谁更倚闲窗绣,落日红扉小院深。

平仄平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
东复西流分水岭,恨兼愁续断弦琴。

“同谁更倚闲窗绣”全诗注音

tóng shuí gèng yǐ xián chuāng xiù , luò rì hóng fēi xiǎo yuàn shēn 。

同谁更倚闲窗绣,落日红扉小院深。

dōng fù xī liú fēn shuǐ lǐng , hèn jiān chóu xù duàn xián qín 。

东复西流分水岭,恨兼愁续断弦琴。

“同谁更倚闲窗绣”全诗翻译

译文:
同谁更倚在闲窗绣花,落日时红门扉,小院深远。
东边是复东流的分水岭,而西边则是流向西的水。
心中兼具愁思和怨恨,如同续断的弦琴声。



总结:

诗人倚在闲窗之上绣花,黄昏时分,红色的门扉在小院深处。东边是水流的分水岭,西边则流向西方。诗人心中充满愁思和怨恨,如同续断的弦琴声。

“同谁更倚闲窗绣”总结赏析

这首古诗《题织锦璇玑图 其三》是孔平仲创作的,它可以被归类为抒情诗。
赏析:
在这首诗中,孔平仲以优美的文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充满诗意的画面。首先,诗人提到了一个安静的窗户,窗前有人在绣制精美的锦绣,这一场景营造出了一种宁静、温馨的氛围。接着,诗人用"落日红扉"来形容小院的景色,红色的落日照在小院的门扉上,映衬出了一种温暖的感觉。
然后,诗人提到了"东复西流分水岭",这句话可能意味着诗人的思绪在东西之间流淌,仿佛是一条分水岭。这里的"恨兼愁续断弦琴"表达了诗人内心的苦闷和忧虑,似乎是因为某种失意或不如意的事情,使得他的琴弦断裂,音乐也中断了。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描绘静谧的画面和抒发内心的情感,展示了诗人的感受和情感,以及他对生活的独特体验。

“同谁更倚闲窗绣”诗句作者孔平仲介绍:

孔平仲,字义甫,一作毅父,临江新喻(今江西新余)人。英宗治平二年(一○六五)进士。神宗熙宁中爲密州教授(本集《常山四诗》序)。元丰二年(一○七九)爲都水监勾当公事(《续资治通监长编》卷二九八)。哲宗元佑元年(一○八六)召试学士院。二年擢秘书丞、集贤校理。三年爲江南东路转运判官。後迁提点江浙铸钱、京西南路刑狱(同上书卷三八○、四○七、四○九、四八三)。绍圣中坐元佑时附会当路,削校理,知衡州。又以不推行常平法,失陷官米钱,责惠州别驾,英州安置。徽宗立,复朝散大夫,召爲户部、金部郎中,出提举永兴路刑狱。崇宁元年(一一○二),以元佑党籍落职,管勾兖州景灵宫(《宋会要辑稿》职官六七之四○作太极观),卒。平仲与兄文仲、武仲并称“三孔”,黄庭坚有“二苏联璧,三孔分鼎”之誉。着有《续世说》、《孔氏谈苑》、《珩璜新论》、《释稗》等。诗文集已散佚,南宋王更多...

“同谁更倚闲窗绣”相关诗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