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丈夫事所志”的意思及全诗出处和翻译赏析

快问快答

问题1:“丈夫事所志”出自哪首诗?

答案:丈夫事所志”出自: 宋代 苏辙 《送余京同年兄通判岚州》, 是一首五言诗, 诗句拼音为: zhàng fū shì suǒ zhì ,诗句平仄: 仄平仄仄仄

问题2:“丈夫事所志”的上一句是什么?

答案:丈夫事所志”的上一句是: 何似敝屣轻 , 诗句拼音为: hé sì bì xǐ qīng ,诗句平仄: 仄平仄仄仄

问题3:“丈夫事所志”的下一句是什么?

答案:丈夫事所志”的下一句是: 归去无田耕 , 诗句拼音为: guī qù wú tián gēng ,诗句平仄:平仄平平平

“丈夫事所志”全诗

送余京同年兄通判岚州 (sòng yú jīng tóng nián xiōng tōng pàn lán zhōu)

朝代:宋    作者: 苏辙

矫矫吴越士,远为并代行。
寒暄虽云异,慷慨慰平生。
我昔在济南,君时事淄青。
连年食羊炙,便欲忘蓴羹。
问君弃乡国,何似敝屣轻。
丈夫事所志,归去无田耕。
闲官少愧耻,教子终余龄。
定心养浩气,闭目收元精。
此志我亦然,偶与长者并。
会合不可期,未易夸者评。

仄仄平仄仄,仄平○仄○。
平平平平仄,仄仄仄平平。
仄仄仄仄平,平平仄平平。
平平仄平仄,仄仄仄平平。
仄平仄平仄,平仄仄仄○。
仄平仄仄仄,平仄平平平。
平平仄仄仄,○仄平平平。
仄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仄仄仄仄平,仄仄○仄○。
仄仄仄仄○,仄仄平仄○。

jiǎo jiǎo wú yuè shì , yuǎn wèi bìng dài xíng 。
hán xuān suī yún yì , kāng kǎi wèi píng shēng 。
wǒ xī zài jǐ nán , jūn shí shì zī qīng 。
lián nián shí yáng zhì , biàn yù wàng chún gēng 。
wèn jūn qì xiāng guó , hé sì bì xǐ qīng 。
zhàng fū shì suǒ zhì , guī qù wú tián gēng 。
xián guān shǎo kuì chǐ , jiào zǐ zhōng yú líng 。
dìng xīn yǎng hào qì , bì mù shōu yuán jīng 。
cǐ zhì wǒ yì rán , ǒu yǔ zhǎng zhě bìng 。
huì hé bù kě qī , wèi yì kuā zhě píng 。

“丈夫事所志”繁体原文

送余京同年兄通判嵐州

矯矯吳越士,遠爲并代行。
寒暄雖云異,慷慨慰平生。
我昔在濟南,君時事淄青。
連年食羊炙,便欲忘蓴羹。
問君棄鄉國,何似敝屣輕。
丈夫事所志,歸去無田耕。
閑官少愧耻,教子終餘齡。
定心養浩氣,閉目收元精。
此志我亦然,偶與長者并。
會合不可期,未易夸者評。

“丈夫事所志”韵律对照

仄仄平仄仄,仄平○仄○。
矫矫吴越士,远为并代行。

平平平平仄,仄仄仄平平。
寒暄虽云异,慷慨慰平生。

仄仄仄仄平,平平仄平平。
我昔在济南,君时事淄青。

平平仄平仄,仄仄仄平平。
连年食羊炙,便欲忘蓴羹。

仄平仄平仄,平仄仄仄○。
问君弃乡国,何似敝屣轻。

仄平仄仄仄,平仄平平平。
丈夫事所志,归去无田耕。

平平仄仄仄,○仄平平平。
闲官少愧耻,教子终余龄。

仄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定心养浩气,闭目收元精。

仄仄仄仄平,仄仄○仄○。
此志我亦然,偶与长者并。

仄仄仄仄○,仄仄平仄○。
会合不可期,未易夸者评。

“丈夫事所志”全诗注音

jiǎo jiǎo wú yuè shì , yuǎn wèi bìng dài xíng 。

矫矫吴越士,远为并代行。

hán xuān suī yún yì , kāng kǎi wèi píng shēng 。

寒暄虽云异,慷慨慰平生。

wǒ xī zài jǐ nán , jūn shí shì zī qīng 。

我昔在济南,君时事淄青。

lián nián shí yáng zhì , biàn yù wàng chún gēng 。

连年食羊炙,便欲忘蓴羹。

wèn jūn qì xiāng guó , hé sì bì xǐ qīng 。

问君弃乡国,何似敝屣轻。

zhàng fū shì suǒ zhì , guī qù wú tián gēng 。

丈夫事所志,归去无田耕。

xián guān shǎo kuì chǐ , jiào zǐ zhōng yú líng 。

闲官少愧耻,教子终余龄。

dìng xīn yǎng hào qì , bì mù shōu yuán jīng 。

定心养浩气,闭目收元精。

cǐ zhì wǒ yì rán , ǒu yǔ zhǎng zhě bìng 。

此志我亦然,偶与长者并。

huì hé bù kě qī , wèi yì kuā zhě píng 。

会合不可期,未易夸者评。

“丈夫事所志”全诗翻译

译文:
矫矫吴越士,高大威猛的吴越人,从远方前来代表各自的国家。
虽然我们彼此来自不同的地方,但在交谈中,情意慷慨,共同慰藉着各自的平生经历。
我曾经在济南,你在淄青。
我们相聚多年,一起品尝过羊肉炙,却欲忘记蓴羹的美味。
你问我为何舍弃故乡,而轻盈地踏着破旧的履子离去?
我告诉你,丈夫要追求自己的志向,回去并不是为了耕种土地。
虽然担任官职,但我心中少有愧疚,更希望能教导儿子直至暮年。
我定下心来,培养广阔胸怀,闭上眼睛,收纳深藏的精华。
我的志向也和你一样,偶然与长者交流,彼此欣然相得。
我们的相遇不可预知,不轻易吹嘘或评论他人。
总结:这段古文描述了两位来自吴越地区的士人交谈的情景。他们相互寒暄,表达慷慨之情,谈及各自的生活经历。其中一人离开故乡,选择了不同的道路,寻求自己的志向,且并非只是耕种土地。虽然担任官职,但他少有愧疚之心,更希望教导子孙。这两位士人志向相投,彼此欣然交流,但他们的相遇是偶然的,不轻易吹嘘或评论他人。

“丈夫事所志”总结赏析

《送余京同年兄通判岚州》赏析:
这首诗是苏辙创作的一首送别之作,表达了深切的友情和对兄弟的祝愿。诗中以洛阳同年余京为对象,表达了对他的敬佩和祝福。
首节“矫矫吴越士,远为并代行。”以形容余京英俊儒雅,有远大志向,代表了作者对他的高度评价。接着,“寒暄虽云异,慷慨慰平生。”表达了作者与余京虽然生活在不同的地方,但友情不受距离的影响,互相慰藉。
接下来的几节诗歌中,作者回忆了与余京早年在济南、淄青的往事,描述了一起度过的时光,包括分享食物、共同的志向等。作者强调了丈夫应该追求志向而不是贪图物质的生活,表达了对余京放弃乡国、追求理想的理解和尊重。
最后几节诗歌中,作者表达了自己的人生信念,认为闲官不可耻,而是要培养浩气,追求内在的精神境界。作者与余京志同道合,有着共同的理想和信念,虽然未来不可预期,但愿意一起前行,共同努力。

“丈夫事所志”诗句作者苏辙介绍:

苏辙(一○三九~一一一二),字子由,一字同叔,晚号颍滨遗老,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与父洵、兄轼同以文学知名。仁宗嘉佑二年(一○五七)进士。六年,又举才识兼茂明於体用科,因乞侍父未仕。英宗治平二年(一○六五),爲大名府留守推官。神宗熙宁二年(一○六九),召爲制置三司条例司检详文字,议事每与王安石不合,出爲河南推官,历陈州教授、齐州掌书记、签书应天府判官。元丰二年(一○七九),兄轼被罪,辙亦坐贬监筠州盐酒税。哲宗元佑元年(一○八六),入爲右司谏,寻迁起居郎、中书舍人,累迁尚书右丞。七年,擢大中大夫守门下侍郎。八年,哲宗亲政,起用新党。绍圣元年(一○九四),以元佑党人落职,出知汝州、袁州,又降授朝议大夫、分司南京,筠州居住。四年,责授化州别驾,雷州安置。元符元年(一○九八),迁循州。徽宗即位,北徙永州、岳州,复大中大夫,提举凤翔上清太平宫,定居颍昌府。崇宁中重开党禁,罢祠。大观二年(一一○八),复朝议大夫,迁中大夫。政和二年(一一一二),转大中大夫致仕,同年十月卒,年七十四。孝宗淳熙中,追谥文定。有《诗传》、《春秋传》、《栾城集》等,并行於世。《名臣碑传琬琰集》下集卷一一、《宋史》卷三三九有传。 苏辙诗,以明万历间清梦轩刊《栾城集》(其中《栾城集》五十卷,《栾城後集》二十四卷,《栾城第三集》十卷,《栾城应诏集》十二卷)爲底本。参校宋刻残本《苏文定公文集》(简称宋大字本)、宋递修本《苏文定公文集》(简称宋文集本)、明嘉靖蜀藩朱让栩刻本(简称明蜀本)、《四部丛刊》明活字本(简称明活字本)、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清道光眉州刻《三苏全集》本(简称三苏本)。新辑集外诗,另编一卷。更多...

“丈夫事所志”相关诗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