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乘桂子风”的意思及全诗出处和翻译赏析

快问快答

问题1:“聊乘桂子风”出自哪首诗?

答案:聊乘桂子风”出自: 宋代 郭祥正 《和杨公济钱塘西湖百题 香林洞》, 是一首五言诗, 诗句拼音为: liáo chéng guì zǐ fēng ,诗句平仄: 平平仄仄平

问题2:“聊乘桂子风”的上一句是什么?

答案:聊乘桂子风”的上一句是: 欲借飞翰去 , 诗句拼音为: yù jiè fēi hàn qù ,诗句平仄: 平平仄仄平

问题3:“聊乘桂子风”的下一句是什么?

答案: 没有下一句,“聊乘桂子风”已经是最后一句了。

“聊乘桂子风”全诗

和杨公济钱塘西湖百题 香林洞 (hé yáng gōng jì qián táng xī hú bǎi tí xiāng lín dòng)

朝代:宋    作者: 郭祥正

幽香来近远,此洞接蟾宫。
欲借飞翰去,聊乘桂子风

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仄仄平仄仄,平平仄仄平。

yōu xiāng lái jìn yuǎn , cǐ dòng jiē chán gōng 。
yù jiè fēi hàn qù , liáo chéng guì zǐ fēng 。

“聊乘桂子风”繁体原文

和楊公濟錢塘西湖百題 香林洞

幽香來近遠,此洞接蟾宫。
欲借飛翰去,聊乘桂子風。

“聊乘桂子风”韵律对照

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幽香来近远,此洞接蟾宫。

仄仄平仄仄,平平仄仄平。
欲借飞翰去,聊乘桂子风。

“聊乘桂子风”全诗注音

yōu xiāng lái jìn yuǎn , cǐ dòng jiē chán gōng 。

幽香来近远,此洞接蟾宫。

yù jiè fēi hàn qù , liáo chéng guì zǐ fēng 。

欲借飞翰去,聊乘桂子风。

“聊乘桂子风”全诗翻译

译文:
幽香飘近又远,这洞相通着蟾宫。
想借着飞翰去远游,只好乘坐桂子风。

全文

总结:

诗人表达了对幽香飘荡的迷恋之情,他希望借助飞翰或桂子风的力量,前往遥远的地方探寻更多美妙的景观。

“聊乘桂子风”总结赏析

赏析:这首古诗《和杨公济钱塘西湖百题 香林洞》写景清新,意境深远,表现了作者郭祥正对美丽风光的欣赏和想象。诗中以“幽香来近远”来形容洞中的香气,使读者感受到了一股幽雅清新的氛围。而“此洞接蟾宫”则暗示洞穴的地理位置非常幽静,似乎与天上的仙境相通。
接着,诗人表达了自己欣赏这一景色的愿望,希望能够借用“飞翰”(飞翔的翅膀)去游赏,感受到“桂子风”(桂树的香风)。这表达了他对自然美的向往和对仙境般景色的渴望。

“聊乘桂子风”诗句作者郭祥正介绍:

郭祥正(一○三五~一一一三)(生年据本集卷二○《癸酉除夜呈邻舍刘秀才》“六十明朝是”推算),字功父(甫),自号醉吟居士,谢公山人、漳南浪士,当涂(今属安徽)人。据本集推知,约举仁宗皇佑五年(一○五三)进士,爲德化尉。神宗熙宁五年(一○七二)权邵州防御判官。六年,爲太子中舍,与江东路家便差遣,爲桐城令。後任签书保信军节度判官,未几弃官隐姑孰青山。元丰四年(一○八一)前後,通判汀州。五年,摄守漳州。七年,因事勒停。哲宗元佑三年(一○八八),起知端州。四年,致仕。卒年七十九(明嘉靖《太平府志》卷六)。祥正诗格俊逸似李白,同时人梅尧臣誉之爲“真太白後身”。有《青山集》三十卷。《宋史》卷四四四有传。 郭祥正诗,以书目文献出版社一九九○年影印《北京图书馆古籍珍本丛刊》南宋初刊本爲底本。校以清道光刊本(简称道光本),参校清影印宋抄本(简称影宋本)、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傅增湘校道光本(简称傅校本)等。《四库全书》尚有《青山续集》七卷,其中卷一、卷二诗均见《青山集》,卷三至卷七诗均见孔平仲《朝散集》,故不录。另从道光本及《无爲集》等书中辑得集外诗,编爲第三十一卷。更多...

“聊乘桂子风”相关诗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