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发现 > 全唐诗 >诗词名句 > 後寄北堂颂(斯二一六五卷作「辞亲偈」) > 不求名利不求儒(斯二一六五卷作「不好浮荣不好儒」)

“不求名利不求儒(斯二一六五卷作「不好浮荣不好儒」)”的意思及全诗出处和翻译赏析

快问快答

问题1:“不求名利不求儒(斯二一六五卷作「不好浮荣不好儒」)”出自哪首诗?

答案:不求名利不求儒(斯二一六五卷作「不好浮荣不好儒」)”出自: 唐代 良价 《後寄北堂颂(斯二一六五卷作「辞亲偈」)》, 诗句拼音为: bù qiú míng lì bù qiú rú ( sī èr yī liù wǔ juàn zuò 「 bù hǎo fú róng bù hǎo rú 」 )

问题2:“不求名利不求儒(斯二一六五卷作「不好浮荣不好儒」)”的上一句是什么?

答案: 没有上一句,“不求名利不求儒(斯二一六五卷作「不好浮荣不好儒」)”已经是第一句了。

问题3:“不求名利不求儒(斯二一六五卷作「不好浮荣不好儒」)”的下一句是什么?

答案:不求名利不求儒(斯二一六五卷作「不好浮荣不好儒」)”的下一句是: 愿乐空门舍俗徒 , 诗句拼音为: yuàn lè kōng mén shè sú tú ,诗句平仄:平仄仄仄仄仄仄

“不求名利不求儒(斯二一六五卷作「不好浮荣不好儒」)”全诗

後寄北堂颂(斯二一六五卷作「辞亲偈」) (hòu jì běi táng sòng sī èr yī liù wǔ juàn zuò 「 cí qīn jì 」 )

朝代:唐    作者: 良价

不求名利不求儒(斯二一六五卷作「不好浮荣不好儒」),愿乐空门舍俗徒。
烦恼尽时愁火灭,恩情断处爱河枯。
六根戒定香风引,一念无生慧力扶。
为报北堂休怅望(斯二一六五卷作「忆念」),譬言死了譬如无。

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仄仄仄仄?仄仄平平仄仄平??,仄仄○平仄仄平。
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仄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平仄仄平平仄仄?平仄仄仄仄仄仄?仄仄??,仄平仄○仄○平。

bù qiú míng lì bù qiú rú ( sī èr yī liù wǔ juàn zuò 「 bù hǎo fú róng bù hǎo rú 」 ) , yuàn lè kōng mén shè sú tú 。
fán nǎo jìn shí chóu huǒ miè , ēn qíng duàn chù ài hé kū 。
liù gēn jiè dìng xiāng fēng yǐn , yī niàn wú shēng huì lì fú 。
wèi bào běi táng xiū chàng wàng ( sī èr yī liù wǔ juàn zuò 「 yì niàn 」 ) , pì yán sǐ le pì rú wú 。

“不求名利不求儒(斯二一六五卷作「不好浮荣不好儒」)”繁体原文

後寄北堂頌(斯二一六五卷作「辭親偈」)

不求名利不求儒(斯二一六五卷作「不好浮榮不好儒」),願樂空門捨俗徒。
煩惱盡時愁火滅,恩情斷處愛河枯。
六根戒定香風引,一念無生慧力扶。
爲報北堂休悵望(斯二一六五卷作「憶念」),譬言死了譬如無。

“不求名利不求儒(斯二一六五卷作「不好浮荣不好儒」)”全诗注音

bù qiú míng lì bù qiú rú ( sī èr yī liù wǔ juàn zuò 「 bù hǎo fú róng bù hǎo rú 」 ) , yuàn lè kōng mén shè sú tú 。

不求名利不求儒(斯二一六五卷作「不好浮荣不好儒」),愿乐空门舍俗徒。

fán nǎo jìn shí chóu huǒ miè , ēn qíng duàn chù ài hé kū 。

烦恼尽时愁火灭,恩情断处爱河枯。

liù gēn jiè dìng xiāng fēng yǐn , yī niàn wú shēng huì lì fú 。

六根戒定香风引,一念无生慧力扶。

wèi bào běi táng xiū chàng wàng ( sī èr yī liù wǔ juàn zuò 「 yì niàn 」 ) , pì yán sǐ le pì rú wú 。

为报北堂休怅望(斯二一六五卷作「忆念」),譬言死了譬如无。

“不求名利不求儒(斯二一六五卷作「不好浮荣不好儒」)”全诗翻译

译文:
不求名利,不求儒学的繁华,只愿快乐地生活在空门里,舍弃尘世的纷扰。

当烦恼尽去,愁火也熄灭了;恩情断绝的时候,爱河也干涸了。

通过持戒、修定,香风引导我六根,而一念无生的智慧力量支撑着我。

我为了回报北堂的恩情而停止了怅望,就像一死了之,也如同不存在了。

全诗概括:不追求名利和儒学的虚荣,甘愿过简朴的生活。当烦恼消散、恩情断绝时,愁火和爱河也随之消逝。通过持戒、修定,香风引导我六根,无生的智慧力量扶持着我。为了回报北堂的恩情,不再怅望,就像已经死去,仿佛也不存在了。

“不求名利不求儒(斯二一六五卷作「不好浮荣不好儒」)”总结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良价的《後寄北堂颂(斯二一六五卷作「辞亲偈」)》。该诗以佛教的修行为主题,表达了作者对尘世名利和世俗纷扰的不求之志,以及对佛门道义的向往和追求。
赏析:
在第一句中,作者表达了他不渴望名利和世俗的追求,而愿意在空门中修行。这里强调了作者对精神境界的追求,将佛教的离尘背俗之志呈现得淋漓尽致。
接着,诗中描述了在修行过程中,烦恼被一一消除,愁火熄灭,恩情和爱情都已经枯竭。这表现出修行的人在精神上获得了解脱和宁静。
在第三句中,诗人提到了修行的具体方法,如六根戒定和慧力的引导,这是佛教修行的核心概念,强调了通过戒定慧来达到心灵的净化和觉悟。
最后两句表达了作者的忆念北堂,譬喻死亡和超脱。这里使用了比喻手法,将修行者的状态与死亡和无之境界相联系,强调了修行的深远内涵。

“不求名利不求儒(斯二一六五卷作「不好浮荣不好儒」)”诗句作者良价介绍:

良价,俗姓俞,诸暨人。初从五泄灵默披剃,後诸嵩山具戒。历参马祖潙山,师云岩昙晟得法。大中末住豫章高安之洞山,大行禅法,後得曹山本寂发挥,开曹洞一宗。咸通十年卒,年六十三。诗三十六首。(《全唐诗》无良价诗,传据《宋高僧传》卷十二及辑诗所据诸书)更多...

“不求名利不求儒(斯二一六五卷作「不好浮荣不好儒」)”相关诗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