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丈夫”的意思及全诗出处和翻译赏析

快问快答

问题1:“大丈夫”出自哪首诗?

答案:大丈夫”出自: 宋代 释清远 《偈颂一一二首 其八○》, 诗句拼音为: dà zhàng fu

问题2:“大丈夫”的上一句是什么?

答案: 没有上一句,“大丈夫”已经是第一句了。

问题3:“大丈夫”的下一句是什么?

答案:大丈夫”的下一句是: 秉慧剑 , 诗句拼音为: bǐng huì jiàn ,诗句平仄:仄仄仄

“大丈夫”全诗

偈颂一一二首 其八○ (jì sòng yī yī èr shǒu qí bā ○)

朝代:宋    作者: 释清远

大丈夫,秉慧剑,般若锋兮金刚焰。
非道能摧外道心,早曾落却天魔胆。

仄仄平,仄仄仄,平仄平平平平仄。
平仄平平仄仄平,仄平仄仄平平仄。

dà zhàng fu , bǐng huì jiàn , bān ruò fēng xī jīn gāng yàn 。
fēi dào néng cuī wài dào xīn , zǎo céng luò què tiān mó dǎn 。

“大丈夫”繁体原文

偈頌一一二首 其八○

大丈夫,秉慧劍,般若鋒兮金剛焰。
非道能摧外道心,早曾落却天魔膽。

“大丈夫”全诗注音

dà zhàng fu , bǐng huì jiàn , bān ruò fēng xī jīn gāng yàn 。

大丈夫,秉慧剑,般若锋兮金刚焰。

fēi dào néng cuī wài dào xīn , zǎo céng luò què tiān mó dǎn 。

非道能摧外道心,早曾落却天魔胆。

“大丈夫”全诗翻译

译文:
  大丈夫哪个没有奔走天下、安邦定国的远大志向?我和宗衮在两年之间,会面了又离别,离别了又会面,这当中来来去去所经历的路程,总共有三万里。为什么说有这么长的路程呢?去年春天,我们两人在京城相会,当时我去桂林,宗衮去滑台;今年秋天,我们竟然料想不到又在桂林相会;过了没多久,宗衮因为国事的缘故又回到滑台。坐船坐车,来来往往,哪里只止三万里呢?人的一生有多久?刚聚在一起,突然间又要分别,象这样相距遥远,更何况像这样的知己朋友极难遇上,还有什么好说的!

  时间正值十一月,我们几个朋友出城到野外为宗衮饯行。秋天的天空洁净无杂物,像是俯向红色的山崖。再加上万重高山耸立,像从平地上突起。山像铁那么黑,像笔锋那么尖。又有阳江、桂江,从军城旁流过,向南流淌,喷薄进入大海,浸润着海中的蓬莱、方丈、瀛洲三座神山,处在朝廷的那些官员们,哪里知道遥远的边地还有这么美好的山水?山水既是这样,人也是这样,都充满情趣。宗衮面对此情此景,与我分手。忘记我还是可以的,怎么能忘掉这美好的山水啊!

注释:
〔仆〕自身的谦称。
〔亘〕在空间或时间上延续不断,这里指走过。
〔京师〕唐朝都城长安。
〔居无何〕停了不久。
〔王事〕国事。
〔倏聚忽散〕刚聚到一起很快就离开。倏、忽,都指时间短暂。
〔辽夐(xiòng)〕辽阔遥远。夐,远。
〔抑〕何况。
〔亦复何辞〕还有什么好说的!
〔朱崖〕红色的山崖。
〔黑是铁色〕即“黑如铁色”之意。
〔阳江、桂江〕都是桂林附近的河流。桂江即漓江。
〔略军城〕从军城旁流过。略,过。军城,可能是桂林附近的一个屯兵处。
〔三山〕传说中的海外三座仙山,即蓬莱、方丈、瀛洲。
〔中朝群公〕指在朝廷里当官的人。
〔遐荒〕遥远的边地。遐,远。
〔尔〕这样。
〔人亦其然〕人也是这样,意为人和山水同样有情趣。


“大丈夫”总结赏析

鉴赏:

  这篇赠言主要分两个部分,开头以“大丈夫哪个没有奔走天下、安邦定国的远大志向”总领全文,抒发了作者的远大抱负,拂去了离别的伤感。后面两句话中的“人的一生有多久?刚聚在一起,突然间又要分别,像这样相距遥远,更何况像这样的知己朋友极难遇上”这一句表现出作者的不舍和哀伤。其中“更何况像这样的知己朋友极难遇上”更体现出了“海内存知己”的感觉。当时很快就被“亦复何辞”挥去。表现出作者的豁达,让人读起来不禁有一种轻快潇洒的感觉。

  第二段再现了桂林瑰丽的自然风光,充满浓郁的生活气息。在歌咏自然风光的同时还表现了送人的真挚情谊。“与我分手。忘记我还是可以的,怎么能忘掉这美好的山水啊!”这不仅希望好友能记住这美丽的风景,还希望能永远记住他们的友谊。表现出作者感情细腻,非常珍惜这份友谊,“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比较能反映出作者的心境。


创作背景:

  宗判官,即宗衮,生平不详,当是作者的好友。判官是帮助朝廷特派大臣佐理政务的中级官员。滑台,地名,现在河南省滑县。序是一种文体,是为送别而写的文章,即临别赠言这是一篇送别友人的赠言。开头以“大丈夫其谁不有四方志”的高昂格调总领全文,拂去了离别的伤感。然后简单叙述“二年之间”的离合,文笔洗练,要言不烦。其中以时间之短、行程之长对比,道出对世事人生的感慨。“王事故也”四字,冠冕堂皇地将生活的辛酸、个人的哀乐完全覆盖,表现出“大丈夫”气,读之令人感喟。虽然也不免有“人生几何”“知己难遇”的淡淡悲伤,但毕竟被“亦复何辞”挥去,最后是对大自然的愉悦欣喜。“霜天”、清流,涤荡心胸;“朱崖”“尖山”,振作精神。远守边地的苦闷消融在山水之乐里,反而可怜在朝的同僚困坐京城,享受不到这山野情趣。结句说“忘我尚可,岂得忘此山水哉”,又是大丈夫故作豪言壮语,率真可爱。

“大丈夫”诗句作者释清远介绍:

释清远(一○六七~一一二○),号佛眼,临邛(今四川邛崃)人。俗姓李。年十四出家,尝依毗尼。南游江淮间,遍历禅席,师事五祖演禅师七年。後隠居四面山大中庵,又住崇宁万寿寺。继住舒州龙门寺十二年。徽宗政和八年(一一一八),奉敕住和州褒禅山寺(《古尊宿语录》卷二九)。踰年,以疾辞,归隠蒋山之东堂。爲南岳下十四世,五祖演禅师法嗣。宣和二年卒,年五十四。事见《筠谿集》卷二四《和州褒山佛眼禅师塔铭》,《嘉泰普灯录》卷一一、《五灯会元》卷一九有传。 清远诗,以《古尊宿语录》卷三○中的《偈颂》编爲第一卷,以同书卷三四中的《颂古》编爲第二卷,同书卷三一语录中散见各处者及见於他书者辑爲第三卷。更多...

“大丈夫”相关诗句:

  • 大根大器大丈夫 出自 [宋] 释宗杲 ·《偈颂一百六十首 其一五六 》
  • 大丈夫 出自 [宋] 释重显 ·《颂一百则 其八九 》
  • 大丈夫 出自 [宋] 白玉蟾 ·《送谈执权张南显归广州 》
  • 大丈夫 出自 [宋] 释印肃 ·《证道歌 其一三三 》
  • 大丈夫 出自 [宋] 释印肃 ·《灵济桥语 》
  • 大丈夫 出自 [宋] 释印肃 ·《偈颂三十首 其一八 》
  • 大丈夫 出自 [唐] 道吾和尚 ·《乐道歌 》
  • 大丈夫 出自 [唐] 锺离权 ·《赠吕洞宾 》
  • 大丈夫 出自 [宋] 楼钥 ·《金峨本老领优婆塞衆求写选僧堂三大字示以数语 》
  • 大丈夫 出自 [唐] 庞藴 ·《杂句 六 》
  • 大丈夫 出自 [宋] 释慧远 ·《偈颂一百零二首 其九八 》
  • 大丈夫 出自 [宋] 释昙华 ·《偈颂六十首 其四 》
  • 大丈夫 出自 [宋] 释元素 ·《偈二首 其一 》
  • 大丈夫 出自 [唐] 玄觉 ·《永嘉证道歌 》
  • 大丈夫 出自 [唐] 王梵志 ·《回波乐 三十八 》
  • 大丈夫 出自 [唐] 王梵志 ·《回波乐 三十七 》
  • 大丈夫 出自 [宋] 释清远 ·《偈颂一一二首 其八○ 》
  • 大丈夫 出自 [唐] 窥基 ·《出家箴 》
  • 大丈夫汉 出自 [宋] 释守卓 ·《偈二十四首 其一九 》
  • 丈夫存远大 出自 [宋] 黄庭坚 ·《次韵杨明叔见饯十首 其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