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歌之舞之”的意思及全诗出处和翻译赏析

快问快答

问题1:“歌之舞之”出自哪首诗?

答案:歌之舞之”出自: 宋代 郊庙朝会歌辞 《淳熙十二年加上太上皇帝太上皇后尊号十一首 册宝出门用《正安》。》, 诗句拼音为: gē zhī wǔ zhī

问题2:“歌之舞之”的上一句是什么?

答案:歌之舞之”的上一句是: 比屋延瞻 , 诗句拼音为: bǐ wū yán zhān

问题3:“歌之舞之”的下一句是什么?

答案: 没有下一句,“歌之舞之”已经是最后一句了。

“歌之舞之”全诗

淳熙十二年加上太上皇帝太上皇后尊号十一首 册宝出门用《正安》。 (chún xī shí èr nián jiā shàng tài shàng huáng dì tài shàng huáng hòu zūn hào shí yī shǒu cè bǎo chū mén yòng 《 zhèng ān 》 。)

朝代:宋    作者: 郊庙朝会歌辞

羽卫有严,宝书有辉。
昭衍尊名,铺张上仪。
出其端闱,由于康逵。
比屋延瞻,歌之舞之

仄仄仄平,仄平仄平。
○仄平平,○○仄平。
仄○平平,平平平平。
仄仄平平,平平仄平。

yǔ wèi yǒu yán , bǎo shū yǒu huī 。
zhāo yǎn zūn míng , pū zhāng shàng yí 。
chū qí duān wéi , yóu yú kāng kuí 。
bǐ wū yán zhān , gē zhī wǔ zhī 。

“歌之舞之”繁体原文

淳熙十二年加上太上皇帝太上皇后尊號十一首 冊寶出門用《正安》。

羽衛有嚴,寶書有輝。
昭衍尊名,鋪張上儀。
出其端闈,由于康逵。
比屋延瞻,歌之舞之。

“歌之舞之”全诗注音

yǔ wèi yǒu yán , bǎo shū yǒu huī 。

羽卫有严,宝书有辉。

zhāo yǎn zūn míng , pū zhāng shàng yí 。

昭衍尊名,铺张上仪。

chū qí duān wéi , yóu yú kāng kuí 。

出其端闱,由于康逵。

bǐ wū yán zhān , gē zhī wǔ zhī 。

比屋延瞻,歌之舞之。

“歌之舞之”全诗翻译

译文:

羽卫严整,宝书闪耀光辉。昭衍展现尊荣名号,布置盛大仪式。从崇高的殿廷走出,受到康逵的引导。宛如延展美丽宅舍,歌颂并舞动着这份喜悦。

总结:

诗中描绘了一场隆重的仪式,其中有羽卫整齐列队,宝书闪耀光辉,尊贵的名号得到显扬,仪式布置极其盛大。在康逵的引领下,主人从内殿步出,犹如美丽的府宅舒展开来,欢歌和舞蹈不断。

“歌之舞之”诗句作者郊庙朝会歌辞介绍:

郊庙朝会歌辞,是古代所谓的“大着作”,每一新朝建立,都必须重撰新乐新辞,以示改朝换代。宋朝建立伊始,于太祖建隆元年(九六○)二月,翰林学士兼判太常寺窦俨即上言:“三五之兴,礼乐不相沿袭。洪惟圣宋肇建皇极,一代之乐宜乎立名,乐章固当易以新词,式遵旧典。”从之,因诏俨专其事。俨乃改周乐文舞《崇德之舞》爲《文德之舞》,武舞《象成之舞》爲《武功之舞》,改乐章“十二顺”爲“十二安”,盖取“治世之音安以乐”之义。祭天爲《高安》,祭地爲《静安》,宗庙爲《理安》,天地、宗庙登歌爲《嘉安》,皇帝临轩爲《隆安》,王公出入爲《正安》,皇帝食饮爲《和安》,皇帝受朝、皇后入宫爲《顺安》,皇太子轩县出入爲《良安》,正冬朝会爲《永安》,郊庙俎豆入爲《丰安》,祭享酌献、饮福受胙爲《禧安》,祭文宣王、武成王同用《永安》,籍田、先农用《静安》。此後乐章名称迭有增加和变化,至仁宗康定二年(一○四一),已扩展爲“自《景安》而下七十五章,率以安名曲”。歌辞一般则由皇帝亲撰或分命大臣与两制儒馆之士撰述。 郊庙朝会歌辞,前八卷以中华书局排印本《宋史》爲底本,酌校《宋会要辑稿》(简称会要)等。编排规格,则酌参考《全唐诗·郊庙歌辞》予以调整。《宋会要辑稿》多出底本之诗,编爲第九卷。更多...

“歌之舞之”相关诗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