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òng gǔ shí shǒu qí yī
颂古十首 其一 🔈

朝代:宋 (sòng)    作者: 释昙华 (shì tán huá)

草木无端拈出来,更加注脚放痴獃。
西天此土谁知己,夜半优昙火里开。

仄仄平平平仄平,平平仄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cǎo mù wú duān niān chū lái , gèng jiā zhù jiǎo fàng chī dāi 。
xī tiān cǐ tǔ shuí zhī jǐ , yè bàn yōu tán huǒ lǐ kāi 。

抒情 哲思

  • 收藏
  • 笔记
  • 收藏
  • 做笔记
🐒
译文上移👆 复位🐬 附到原文右边💸 译文下移👇
🔈

译文:

草木无端自然生长,随意摘取,更添了解释增加了疯痴的趣味。
这片西方土地上,有谁真正了解它?在午夜时分,莲花中的优昙火绽放开来。

总结:

诗人表现了草木生长自然无拘无束的状态,将其比喻为拈取,又用注脚的形式增添了诗篇的趣味。然后转而谈及西方土地的神秘,夜晚的优昙火绽放如同一场奇妙的景观。整首诗表现了诗人对大自然奥妙的关注和对神秘未知的向往。

赏析:这首诗是释昙华的《颂古十首》中的第一首,表达了对大自然的赞美和沉思。诗人以草木无端生长、注脚放痴獃的方式,描绘了大自然的奇妙和不可思议之处。草木的生长似乎是毫无规律的,正如人生中的许多事情一样,充满了不确定性和变化。
诗中提到的“西天此土谁知己”表达了一种孤独感和对自己存在的怀疑。诗人似乎在思考人类在宇宙中的微小和渺小,以及在广袤的天地间,自己的存在是否被理解和珍视。
最后两句“夜半优昙火里开”则展现了一种启示或领悟。夜晚的静谧和神秘让诗人似乎找到了一种内心的平静和启发,就像在夜晚的昙火中开启了某种心灵之门。

注:翻译、赏析非标准答案,仅用作辅助理解。

为您找到释昙华写的《颂古十首》系列:

还为您找到 7 首名为《颂古十首 其一》的诗:

本文作者释昙华介绍:🔈

释昙华(一一○三~一一六三),号应庵,俗姓江,蕲州黄梅(今属安徽)人。年十七於东禅寺去发。首依随州水南遂禅师。历谒湖南北、江东西诸老宿。至云居,礼圆悟禅师。入蜀,往见彰教绍隆,侍隆移虎丘。辞游诸方,初分座於处州连云寺,继住处州妙严寺。历住衢州桐山明果寺,蕲州德章安国寺,饶州报恩光孝寺、荐福寺、宝应寺,婺州宝林寺、报恩光孝寺,江州东林太平兴隆寺,建康府蒋山太平兴国寺,平江府报恩光孝寺,两住南康归宗寺,末住明州天童山景德寺。孝宗隆兴改元卒,年六十一。爲南岳下十六世,虎丘绍隆禅师法嗣。有宋守铨等编《应庵昙华禅师语录》,收入《续藏经》。事见《语录》及所附宋李浩撰《塔铭》,《嘉泰普灯录》卷一九、《五灯会... 查看更多>>

释昙华的诗:

相关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