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àng luò qiáo
上洛桥 🔈

朝代:唐 (táng)    作者: 李益 (lǐ yì)

金谷园中柳,春来似舞腰。
何堪好风景,独上洛阳桥。

平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平平仄平仄,仄仄仄平平。

jīn gǔ yuán zhōng liǔ , chūn lái sì wǔ yāo 。
hé kān hǎo fēng jǐng , dú shàng luò yáng qiáo 。

怀古

上洛橋

—— 李益

金谷園中柳,春來似舞腰。
何堪好風景,獨上洛陽橋。

平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平平仄平仄,仄仄仄平平。

jīn gǔ yuán zhōng liǔ , chūn lái sì wǔ yāo 。
hé kān hǎo fēng jǐng , dú shàng luò yáng qiáo 。

  • 收藏
  • 笔记
  • 收藏
  • 做笔记
🐒
译文上移👆 复位🐬 附到原文右边💸 译文下移👇
🔈

译文:
金谷园中的柳树,春天到来时它们像在舞动着婀娜的腰肢。
这美景实在令人难以忍受,我独自登上了洛阳桥。

全诗概括:这首古诗描绘了春天金谷园中柳树的景象,形容它们婀娜多姿,如舞腰一般。作者对园中美景赞叹不已,感触颇深,最终选择独自来到洛阳桥,似乎想在这美景前思索某些事情。整首诗抒发了作者对自然美景的喜爱以及内心的某种情感。

赏析:

  “洛桥”,一作“上洛桥”,即天津桥,在唐代河南府河南县(今河南洛阳市)。当大唐盛世,阳春时节,这里是贵达士女云集游春的繁华胜地。但在安史之乱后,已无往日盛况。河南县还有一处名园遗址,即西晋门阀豪富石崇的别庐金谷园,在洛桥北望,约略可见。人春日独上洛阳桥,北望金谷园,即景咏怀,以寄感慨。

  它先写目中景。眺望金谷园遗址,只见柳条在春风中摆动,婀娜多姿,仿佛一群苗条的伎女在翩翩起舞,一派春色繁荣的好风景。然后写心中情。面对这一派好景,此时只有诗人孤零零地站在往昔繁华的洛阳桥上,觉得分外冷落,不胜感慨系之。

  诗的主题思想是抒发好景不长、繁华消歇的历史盛衰的感慨,新意无多。它的妙处在于艺术构思和表现手法所造成的独特意境和情调。以金谷园引出洛阳桥,用消失了的历史豪奢比照正在消逝的现时繁华,这样的构思是为了激发人们对现实的关注,而不陷于历史的感慨,发人深省。用柳姿舞腰的轻快形象起兴,仿佛要引起人们对盛世欢乐的神往,却以独上洛桥的忧伤,切实引起人们对时世衰微的关切,这样的手法是含蓄深长的。换句话说,它从现实看历史,以历史照现实,从欢乐到忧伤,由轻快入深沉,巧妙地把历史的一时繁华和大自然的眼前春色溶为一体,意境浪漫而真实,情调遐远而深峻,相当典型地表现出由盛入衰的中唐时代脉搏。应当说,在中唐前期的山水诗中,它是别具一格的即兴佳作。


注:翻译、赏析非标准答案,仅用作辅助理解。

本文作者李益介绍:🔈

李益,字君虞,姑臧人。大历四年登进士第,授郑县尉,久不调。益不得意,北游河朔,幽州刘济辟爲从事,尝与济诗,有怨望语。宪宗时,召爲秘书少监、集贤殿学士,自负才地,多所凌忽,爲衆不容。谏官举其幽州诗句,降居散秩。俄复用爲秘书监,迁太子宾客、集贤学士、判院事,转右散骑常侍。太和初,以礼部尚书致仕卒。益长於歌诗,贞元末,与宗人李贺齐名,每作一篇,教坊乐人以赂求取,唱爲供奉歌辞。其《征人歌》、《早行篇》,好事画爲屏障。集一卷,今编诗二卷。 查看更多>>

李益的诗:

相关诗词:

洛桥晚望 (luò qiáo wǎn wàng)

朝代:唐    作者: 孟郊

天津桥下冰初结,洛阳陌上人行绝。
榆柳萧疎楼阁闲,月明直见嵩山雪。

平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平平仄平仄,仄仄仄平平。

怀古

洛阳桥 (luò yáng qiáo)

朝代:宋    作者: 华镇

壮年已熟洛阳名,今日亲来桥上行。
叠石根盘连厚地,凌云气势压沧瀛。

平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平平仄平仄,仄仄仄平平。

洛阳春望 (luò yáng chūn wàng)

朝代:唐    作者: 罗邺

洛阳春霁绝尘埃,嵩少烟岚画障开。
草色花光惹襟袖,箫声歌响隔楼台。
人心便觉闲多少,马足方知倦往来。
愁上中桥桥上望,碧波东去夕阳催。

平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平平仄平仄,仄仄仄平平。

洛中作 (luò zhōng zuò)

朝代:唐    作者: 张祜

元和天子昔平戎,惆怅金舆尚未通。
尽日洛桥闲处看,秋风时节上阳宫。

平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平平仄平仄,仄仄仄平平。

洛中即事 (luò zhōng jí shì)

朝代:唐    作者: 窦巩

高梧叶尽鸟巢空,洛水潺湲夕照中。
寂寂天桥车马绝,寒鸦飞入上阳宫。

平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平平仄平仄,仄仄仄平平。

天津桥望洛城残雪 (tiān jīn qiáo wàng luò chéng cán xuě)

朝代:唐    作者: 阎济美

新霁洛城端,千家积雪寒。
未收清禁色,偏向上阳残。

平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平平仄平仄,仄仄仄平平。

过洛阳城 (guò luò yáng chéng)

朝代:唐    作者: 于邺

古来利与名,俱在洛阳城。
九陌鼓初起,万车轮已行。
周秦时几变,伊洛水犹清。
二月中桥路,鸟啼春草生。

平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平平仄平仄,仄仄仄平平。

十月十六日同器远晚步童游桥 其一 (shí yuè shí liù rì tóng qì yuǎn wǎn bù tóng yóu qiáo qí yī)

朝代:宋    作者: 韩淲

濯锦江头水自清,行人多少望桥行。
桥中不识桥边景,桥下莫知桥上情。

平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平平仄平仄,仄仄仄平平。

过洛阳城 (guò luò yáng chéng)

朝代:唐    作者: 于武陵

古来利与名,俱在洛阳城。
九陌鼓初起,万车轮已行。
周秦时几变,伊洛水犹清。
二月中桥路,鸟啼春草生。

平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平平仄平仄,仄仄仄平平。

洛阳桥 (luò yáng qiáo)

朝代:宋    作者: 王十朋

北望中原万里遥,南来喜见洛阳桥。
人行跨海金鳌背,亭压横空玉虹腰。
功不自成因砥柱,患宜预备有风潮。
蔡公力量真刚者,遗爱胜於郑国侨。

平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平平仄平仄,仄仄仄平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