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ān jū tōng yōu jìng
山居 通幽径 🔈

朝代:宋 (sòng)    作者: 程俱 (chéng jù)

跻攀通幽径,鬰密森松竹。
云雪正埋山,深林閟寒绿。

平平平平仄,仄仄平平仄。
平仄仄平平,平平仄平仄。

jī pān tōng yōu jìng , yù mì sēn sōng zhú 。
yún xuě zhèng mái shān , shēn lín bì hán lǜ 。

  • 收藏
  • 笔记
  • 收藏
  • 做笔记
🐒
译文上移👆 复位🐬 附到原文右边💸 译文下移👇
🔈

译文:
跻攀通幽径,踏着松竹丛林,茂密而葱郁。
云雪正覆盖山峦,使得深林更加幽暗、寒冷而翠绿。
总结:这段古文描绘了一个通往幽深山林的小径,小径两旁长满了茂密的松竹,林中的景色被飘扬的云雪覆盖,使得整个深林更加幽幽静谧、寒冷清新且郁郁葱葱。

注:翻译、赏析非标准答案,仅用作辅助理解。

本文作者程俱介绍:🔈

程俱(一○七八~一一四四),字致道,衢州开化(今属浙江)人。哲宗绍圣四年(一○九七),以外祖荫补苏州吴江县主簿,监舒州太湖盐场,以上书论事罢。徽宗政和元年(一一一),起知泗州临淮县,官满後寓吴。因叶梦得荐爲着作佐郎,未几出管勾岱岳观。宣和二年(一一二○),赐上舍上第。三年,除礼部员外郎,以病告归。高宗建炎三年(一一二九),自太常少卿知秀州,金兵据临安,弃城退保华亭。绍兴元年(一一三一),爲秘书少监,上《麟台故事》五卷,擢中书舍人。二年,因言事爲言官论弃秀州事,罢职求举江州太平观。秦桧当政,诏除集英殿修撰、徽猷阁待制,皆不赴。十四年,卒,年六十七。有《北山小集》四十卷。事见宋程瑀《程公行状》(四... 查看更多>>

程俱的诗:

相关诗词:

通幽花径 (tōng yōu huā jìng)

朝代:宋    作者: 曾几

一径夹青葱,无人到幽处。
花发晓莺啼,欣然得佳趣。

平平平平仄,仄仄平平仄。
平仄仄平平,平平仄平仄。

和毛秀才江墅幽居好十首 其三 (hé máo xiù cái jiāng shù yōu jū hǎo shí shǒu qí sān)

朝代:宋    作者: 穆修

江墅幽居好,谿山数里长。
径通茶坞绿,门枕橘园香。
藉石还胜榻,听松不让簧。
闲游惊里巷,自作隐沦装。

平平平平仄,仄仄平平仄。
平仄仄平平,平平仄平仄。

山居 (shān jū)

朝代:宋    作者: 陈必复

接砌斜通径,缘篱矮结墙。
地卑蜗篆壁,山暖蜜分房。
过雨林亭静,落花春昼长。
幽居差省事,犹有课诗忙。

平平平平仄,仄仄平平仄。
平仄仄平平,平平仄平仄。

题汤宰山居 (tí tāng zǎi shān jū)

朝代:宋    作者: 吴芾

住在青山下,风流踵谢家。
屋头千个竹,园里万株花。
乱石危通径,清泉浅见沙。
幽居谁得此,倦客倍兴嗟。

平平平平仄,仄仄平平仄。
平仄仄平平,平平仄平仄。

山居二十咏 山居 (shān jū èr shí yǒng shān jū)

朝代:宋    作者: 洪适

经始得山居,幽寻迹不疏。
自开溪上径,花露泣前鱼。

平平平平仄,仄仄平平仄。
平仄仄平平,平平仄平仄。

允杰侄以诗来卒章和予生孙次韵一百首今存四 其三 (yǔn jié zhí yǐ shī lái zú zhāng hé yǔ shēng sūn cì yùn yī bǎi shǒu jīn cún sì qí sān)

朝代:宋    作者: 许月卿

山已幽幽墅更幽,幽居别墅尽居由。
数间屋想今岑寂,万斛船忻正拍浮。
采药幽居怜闭户,围棋别墅梦归舟。
明朝菊径归来处,二阮黄花插满头。

平平平平仄,仄仄平平仄。
平仄仄平平,平平仄平仄。

闲居 (xián jū)

朝代:宋    作者: 丘葵

树月纷纷白,溪流练练青。
畦蔬先雨种,径草未春生。
井近通邻汲,桥崩断客行。
闲居寂无事,觞咏叙幽情。

平平平平仄,仄仄平平仄。
平仄仄平平,平平仄平仄。

王氏山居 (wáng shì shān jū)

朝代:宋    作者: 袁说友

豆粥通幽径,松杉蔽野门。
眼空楼外碧,身落洞前村。
荷静风岩晓,梅开雪月昏。
环山书未卷,林薄鸟声喧。

平平平平仄,仄仄平平仄。
平仄仄平平,平平仄平仄。

寄题临安王氏通幽轩 (jì tí lín ān wáng shì tōng yōu xuān)

朝代:宋    作者: 孙觌

翠樾两檐交复,紫苔一径微通。
雨箨犹含夏绿,风苞已褪春红。

平平平平仄,仄仄平平仄。
平仄仄平平,平平仄平仄。

通山洞 (tōng shān dòng)

朝代:宋    作者: 林通

为爱通山景致幽,携琴载酒任遨游。
云封路径人烟少,翠拥峰峦树木稠。
棋石闲敲偏自乐,新诗赋就顿忘忧。
管他世个尘凡事,春自春来秋自秋。

平平平平仄,仄仄平平仄。
平仄仄平平,平平仄平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