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én zōng huáng dì wǎn shī shí shǒu qí èr
仁宗皇帝挽诗十首 其二 🔈

朝代:宋 (sòng)    作者: 文同 (wén tóng)

徇速承王後,聪明复辟初。
恩波同海浸,刑网比天疏。
屡有搜贤诏,曾无谏猎书。
惟余封禅事,应恨缺蒲车。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平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xùn sù chéng wáng hòu , cōng míng fù bì chū 。
ēn bō tóng hǎi jìn , xíng wǎng bǐ tiān shū 。
lǚ yǒu sōu xián zhào , céng wú jiàn liè shū 。
wéi yú fēng chán shì , yìng hèn quē pú chē 。

  • 收藏
  • 笔记
  • 收藏
  • 做笔记
🐒
译文上移👆 复位🐬 附到原文右边💸 译文下移👇
🔈

译文:
徇速承王后,聪明又复辟初。
恩波滔滔像海水一样涌来,刑网稀疏得宛如天际。
屡次有诏命去搜寻贤才,却从未有过勉励直谏的书信传来。
只有我身上还有一桩封禅的任务,但恐怕会感慨缺少豪华车驾的陪衬。


全文

总结:

这篇古文描写了承王后即位后,国家政治清明,恩泽广布,刑罚减少。虽然多次发布搜贤令,但却没有接收到一封勉励直谏的书信。文中提到自己还有一项封禅的任务,但觉得缺少豪华车驾作陪衬。整篇文章反映了古代政治与文化的一些情况。

赏析:这首《仁宗皇帝挽诗十首 其二》表现了对仁宗皇帝的吊唁之情。诗人以深沉的哀痛之情,抒发了对仁宗皇帝的追思和怀念。诗中以"徇速承王后,聪明复辟初"来赞颂仁宗皇帝即位后的明君形象,他迅速承袭皇位,明智而有谋略。接着,"恩波同海浸,刑网比天疏"表达了仁宗皇帝广施恩泽,宽大仁政,使国家繁荣昌盛,刑法宽松,民风宽厚。然而,在"屡有搜贤诏,曾无谏猎书"的描述中,诗人也揭示了一些政治问题,表示尽管多次发布寻求贤才的诏令,但征求谏言的途径却十分狭窄,政治体制存在弊端。最后两句"惟余封禅事,应恨缺蒲车"则表达了对仁宗皇帝未能完成封禅之事的遗憾,暗示了帝王之职的沉重与无奈。
标签: 吊唁、赞颂、政治批判、遗憾

注:翻译、赏析非标准答案,仅用作辅助理解。

为您找到文同写的《仁宗皇帝挽诗十首》系列:

本文作者文同介绍:🔈

文同(一○一八~一○七九),字与可,号笑笑先生,人称石室先生,梓州永泰(今四川盐亭东)人。仁宗皇佑元年(一○四九)进士,初仕邛州军事判官。至和二年(一○五五)调静难军节度判官,嘉佑四年(一○五九)召试馆职。六年,出通判邛州。英宗治平二年(一○六五)改汉州。三年,迁知普州。神宗熙宁三年(一○七○)召知太常礼院。因议新法不合,四年,出知陵州,历知兴元府、洋州。元丰元年(一○七八)改知湖州。二年,赴任途中卒于陈州,年六十二。文同除诗外尤以墨竹知名,画家称文湖州竹派。後人编有《丹渊集》四十卷,拾遗二卷,附范百禄所撰墓志及家诚之所撰年谱。《宋史》卷四四三有传。 文同诗二十卷,以《四部丛刊》初编影印毛晋汲... 查看更多>>

文同的诗:

相关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