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iū yè sān shǒu qí èr
秋夜三首 其二 🔈

朝代:宋 (sòng)    作者: 孙觌 (sūn dí)

金气天与高,灯烬宵正繁。
暗蛩露下绩,潜虬浪中翻。
幽人醉清夜,一笑空罍尊。
遇胜独心诣,了了见目存。
但忧儿辈觉,难与俗人言。

平仄平仄平,平仄平○平。
仄平仄仄仄,仄平○○平。
平平仄平仄,仄仄○平平。
仄○仄平仄,○○仄仄平。
仄平平仄仄,○仄仄平平。

jīn qì tiān yǔ gāo , dēng jìn xiāo zhèng fán 。
àn qióng lù xià jì , qián qiú làng zhōng fān 。
yōu rén zuì qīng yè , yī xiào kōng léi zūn 。
yù shèng dú xīn yì , le le jiàn mù cún 。
dàn yōu ér bèi jué , nán yǔ sú rén yán 。

  • 收藏
  • 笔记
  • 收藏
  • 做笔记
🐒
译文上移👆 复位🐬 附到原文右边💸 译文下移👇
🔈

译文:
金色的天空高远,灯火渐渐烬尽,夜晚正在变得深沉。暗中蛩虫在露水下奋力织巢,潜藏的水蛇在波涛中翻腾。
幽静的人陶醉在清凉的夜晚,他一人高兴地举起酒杯。遇到胜利时,他独自前往内心的深处,心中明了,目光如炬,留存着智慧。
只是担忧后代的觉悟,很难与世俗之人交流对话。
全文反映了一个幽静深邃的人在夜晚独自思索人生的情景,他看到了胜利,却也感到后代的觉悟让他担忧。

赏析:这首古诗《秋夜三首 其二》由孙觌创作,描写了一个宁静而富有诗意的秋夜景象。诗中运用了生动的意象和修辞手法,传达出深邃的内心感受。
首先,诗人通过描述秋夜的景象,表现了秋季的金色氛围和高远的天空。金气天与高,金色的天空高远无边,让人感受到秋天的宏伟和壮丽。接着,诗人提到灯烬宵正繁,这一句揭示了夜晚的宁静,以及夜晚烛光的温馨。这种反差使得诗中的景象更加鲜明。
诗人继续运用意象,比如“暗蛩露下绩”和“潜虬浪中翻”,这些意象让读者感受到了大自然的声音和动态。蛩鸣和浪声交相呼应,增添了诗歌的音乐感。
接下来,诗人表现了一个幽居的人在这个秋夜中的愉悦心情。他醉心于清夜,举杯一笑,心情愉悦而自在。他在这宁静的夜晚中感悟到了胜利,了了地看到了目标。
最后两句“但忧儿辈觉,难与俗人言”则表达了诗人的内心独白,他明白自己的境界和感受与普通人不同,难以与他人分享这种深刻的体验。

注:翻译、赏析非标准答案,仅用作辅助理解。

为您找到孙觌写的《秋夜三首》系列:

本文作者孙觌介绍:🔈

孙觌(一○八一~一一六九),字仲益,号鸿庆居士,常州晋陵(今江苏武进)人。徽宗大观三年(一一○九)进士(清光绪《武进阳湖县志》卷一九)。政和四年(一一一四)又中词科(《重修毗陵志》卷一一),爲秘书省校书郎(《鸿庆居士集》卷三二《与吴世范帖》)。钦宗即位,由国子司业擢侍御史,以论太学生伏阙事,出知和州。未几召试中书舍人,权直学士院。金兵破汴京,曾草降表(以上《三朝北盟会编》卷二七、四三、六二、七一)。高宗即位,以降表事斥罢,归州安置。未几再试中书舍人。建炎二年(一一二八),知平江府。历试给事中、吏部侍郎,兼权直学士院。三年,出知温州,改知平江府,以扰民夺职,提举鸿庆居。绍兴元年(一一三一),起知... 查看更多>>

孙觌的诗:

孙觌的词:

相关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