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iàn fó sān mèi shī qí èr
念佛三昧诗 其二 🔈

朝代:宋 (sòng)    作者: 释遵式 (shì zūn shì)

金肌昧真见,八音愚正闻。
玄空了无托,至涉宁有勳。
森罗会都寂,长空销积氛。
良哉此达观,局士安与云。

平平仄平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仄平仄平。
平平仄平仄,○○平仄平。
平平仄仄○,仄仄平仄平。

jīn jī mèi zhēn jiàn , bā yīn yú zhèng wén 。
xuán kōng le wú tuō , zhì shè níng yǒu xūn 。
sēn luó huì dōu jì , cháng kōng xiāo jī fēn 。
liáng zāi cǐ dá guān , jú shì ān yǔ yún 。

  • 收藏
  • 笔记
  • 收藏
  • 做笔记
🐒
译文上移👆 复位🐬 附到原文右边💸 译文下移👇
🔈

译文:
金肌昧真见,八音愚正闻。
玄空了无托,至涉宁有勳。
森罗会都寂,长空销积氛。
良哉此达观,局士安与云。

总结:】此篇古文表达了对于深奥真理的认识和追求,以及对虚无空灵境界的赞叹。金色肌肤所遮掩的真实面貌,只有至高者能洞察;八音之外的普通乐声,愚者也能真切听闻。玄妙空灵之境超越了所有的依托和凡俗,达到这种境界的人不会有功勋可言。森罗众生皆会归于寂静,广阔的天空使一切积聚的烦恼消散。赞美这样的开悟和境界,相较于平庸的人生,无疑是多么的值得称道。

《念佛三昧诗 其二》是释遵式的一首诗篇,它表达了禅宗思想中的念佛三昧境界。以下是赏析:
这首诗深刻地表现了禅宗修行的精神境界。作者以简洁的语言,描绘了一个修行者在念佛三昧中所体验到的境界。以下是对这首诗的赏析:
金肌昧真见,八音愚正闻。
在禅修中,修行者能够超越世俗的感觉,看到真实的本性,这就是“金肌昧真见”。八音愚正闻表示修行者超越了一般人的感知,能够真正聆听到八音的本质声音,不再受愚痴的干扰。
玄空了无托,至涉宁有勳。
这句话表达了修行者对于世俗执着的解脱。他们已经超越了一切执着,进入了玄妙的空性境界,不再依附于世俗的荣誉和地位,因为在这个境界里,一切都是虚幻的。
森罗会都寂,长空销积氛。
这两句话描述了一切众生在念佛三昧中的归于寂静。众生的烦恼和纷扰都在这个境界中消散,长空指的是广阔无边的空性,积氛表示烦恼的堆积。修行者通过念佛三昧,能够达到空性境界,烦恼得以消解。
良哉此达观,局士安与云。
最后两句表达了作者对这种境界的赞美。他称之为“良哉此达观”,表示这是一种卓越的修行观念。局士安与云表示修行者不再受制于尘世的琐事,如同自在的云彩一样自由自在。

注:翻译、赏析非标准答案,仅用作辅助理解。

为您找到释遵式写的《念佛三昧诗》系列:

本文作者释遵式介绍:🔈

释遵式(九六四~一○三二),俗姓叶,字知白,天台宁海(今属浙江)人。少投东山义全出家,太宗雍熙元年(九八四)从宝云义通受业。淳化初,居宝云讲席。真宗咸平中,归天台。大中祥符中,历居景德寺、杭州昭庆寺讲席。後居复兴故天竺寺,赐号慈云。着《净土忏法》、《金光明》、《观音》诸本忏仪行世,又号慈云忏主。仁宗明道元年卒,年六十九。事见《镡津集》卷一五《杭州武林天竺寺故大法师慈云式公行业曲记》。着述今存《金园集》三卷、《天竺别集》三卷等。 遵式诗,以《续藏经》本《金园集》、《天竺别集》爲底本,《金园集》参校日本刻本(简称日刻本,藏上海图书馆)。另从诸书辑得集外诗十七首,共编爲一卷。 查看更多>>

释遵式的诗:

相关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