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uò yáng jiǔ rì cì yùn xiàn wèi qí èr
洛阳九日次韵县尉 其二 🔈

朝代:宋 (sòng)    作者: 赵鼎 (zhào dǐng)

贫病侵寻不少寛,行藏何事更凭栏。
儿曹不解市朝隐,我辈政宜文字欢。
客恨向来随处有,秋风待此着人寒。
宾鸿旅燕元无定,莫把黄花取次看。

平仄平平仄仄平,平平平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仄平仄,仄仄仄平平仄平。
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pín bìng qīn xún bù shǎo kuān , xíng cáng hé shì gèng píng lán 。
ér cáo bù jiě shì cháo yǐn , wǒ bèi zhèng yí wén zì huān 。
kè hèn xiàng lái suí chù yǒu , qiū fēng dài cǐ zhe rén hán 。
bīn hóng lǚ yàn yuán wú dìng , mò bǎ huáng huā qǔ cì kàn 。

  • 收藏
  • 笔记
  • 收藏
  • 做笔记
🐒
译文上移👆 复位🐬 附到原文右边💸 译文下移👇
🔈

译文:
贫病缠身,找不到多少宽裕,无论在行动还是藏身之地,总觉得无所依凭。儿曹不明白在朝廷中隐居的道理,而我们这些政治家却应该借助文字来取得欢心。
作为客人,遭遇不满一直随处可见,等待着秋风吹来,以解除他们的寒意。
宾客如同雁鸿和燕子,总是没有固定的居处,不可将黄花的芬芳轻易看待。总之,全文描述了贫病之身的无奈,官场政治的现实,以及宾客之间的变迁无常。

赏析:这首诗《洛阳九日次韵县尉 其二》是赵鼎创作的,表达了作者的思考和感慨。诗人首先描述了自己的境况,他身患疾病,生活贫困,生计困难。他的行踪往来似乎没有什么自由,一直依靠着栏杆。这种生活境况与他的抱负和理想不符。
接下来,诗人提到了“儿曹”,这可能指的是一些年轻的朝廷官员,他们并不理解自己的隐逸之志,不明白追求文字和文学的快乐。这里可以看出诗人对于文学和思想的珍视。
诗中还有客恨,表达了诗人对于客情的遗憾,因为秋风渐渐让人感到寒冷,而远方的客人还未到来。这反映了诗人内心的孤独和对友情的期待。
最后,诗人提到了宾鸿和旅燕,它们飞来飞去,似乎并没有固定的住所。这或许象征着人生的不定和变幻,暗示着生命的无常。最后的警告是“莫把黄花取次看”,意味着不要轻视生命中的美好瞬间,因为它们可能转瞬即逝。

注:翻译、赏析非标准答案,仅用作辅助理解。

为您找到赵鼎写的《洛阳九日次韵县尉》系列:

本文作者赵鼎介绍:🔈

赵鼎(一○八五~一一四七),字元镇,号得全居士,解州闻喜(今属山西)人。徽宗崇宁五年(一一○六)进士,累官河南洛阳令,开封府士曹参军。高宗建炎三年(一一二九),除司勳员外郎,擢右司谏,迁侍御史。金兵逼长江,陈战守避三策,拜御史中丞(《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二、二四、二六、二九)。绍兴二年(一一三二),除端明殿学士、签书枢密院事。出知平江、改知建康,移知洪州。四年,襄阳陷,召拜参知政事。都督川、陕诸军事(同上书卷六八、七五、七九)。同年九月,拜尚书右仆射、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兼知枢密院事。五年,晋守左仆射、知枢密院事,与张浚幷相。监修神宗、哲宗实录,书成,高宗亲书“忠正德文”四字赐之。六年,出知绍兴... 查看更多>>

赵鼎的诗:

赵鼎的词:

相关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