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ú bié dōng jùn zhū liáo yǒu qí èr
留别东郡诸僚友 其二 🔈

朝代:宋 (sòng)    作者: 司马光 (sī mǎ guāng)

白璧紫金为世宝,贤愚知贵莫能名。
庙堂祭器杯盘物,随处得之光彩生。

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
仄平仄仄平平仄,平仄仄平平仄平。

bái bì zǐ jīn wèi shì bǎo , xián yú zhī guì mò néng míng 。
miào táng jì qì bēi pán wù , suí chù dé zhī guāng cǎi shēng 。

  • 收藏
  • 笔记
  • 收藏
  • 做笔记
🐒
译文上移👆 复位🐬 附到原文右边💸 译文下移👇
🔈

译文:
白色的玉石和紫色的金子被视为世间珍宝,无论贤者还是愚者,都无法得到它们的名声。在宫廷祭祀和使用器皿时,这些宝物随处可见,散发出耀眼的光彩。

赏析:这首诗《留别东郡诸僚友 其二》由北宋著名政治家司马光创作,表达了珍贵的白璧紫金并不能为人所共知,贤愚之分也难以明了,而庙堂之上的祭器、杯盘等物品却是无处不显其光彩的主题。
诗人以白璧紫金来象征珍贵的才情和品德,但这种宝贵之物往往无法为人所见,暗示了真正的贤者不一定被世人所知晓。诗中提到的贤愚知贵难以名,反映了现实社会中人才的真正价值不一定能够被社会充分认可。
而诗中庙堂祭器、杯盘等物品,无论在何处都会散发出光彩,强调了物质财富在社会中的突出地位。这种对物质财富的描述与前文的珍贵之物形成鲜明的对比,暗示了社会中对物质的追求和崇拜。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对珍贵之物、贤愚、物质财富的描述,反映了宋代社会中人才被忽视的现象,以及对物质追求的热切,具有深刻的社会寓意。

注:翻译、赏析非标准答案,仅用作辅助理解。

为您找到司马光写的《留别东郡诸僚友》系列:

还为您找到 1 首名为《留别东郡诸僚友 其二》的诗:

本文作者司马光介绍:🔈

司马光(一○一九~一○八六),字君实,号迂夫,晚号迂叟,陕州夏县(今属山西)涑水乡人,世称涑水先生。仁宗景佑五年(一○三八)进士。初仕苏州签判。父死服除,改武成军签判。庆历六年(一○四六),以庞籍荐授馆阁校勘,後受庞籍辟爲并州通判。召还爲开封府推官,累除知制诰,天章阁待制,知谏院。英宗治平三年(一○六六),爲龙图阁直学士。神宗即位,擢翰林学士。熙宁三年(一○七○),因与王安石政见不合,出知永兴军,改判西京留司御史台。六年,以端明学士兼翰林侍读学士居洛阳,主编《资治通鉴》。哲宗即位,召主国政,元佑元年,拜左仆射兼门下侍郎,卒于位,年六十八。赠温国公,谥文正。有文集八十卷,杂着多种。事见《东坡全集... 查看更多>>

司马光的诗:

司马光的词:

相关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