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iǎn zì mù lán huā
减字木兰花 🔈

朝代:宋 (sòng)    作者: 秦观 (qín guān)

天涯旧恨。
独自凄凉人不问。
欲见回肠。
断尽金炉小篆香。
黛峨长敛。
任是春风吹不展。
困倚危楼。
过尽飞鸿字字愁。

tiān yá jiù hèn 。
dú zì qī liáng rén bù wèn 。
yù jiàn huí cháng 。
duàn jìn jīn lú xiǎo zhuàn xiāng 。
dài é cháng liǎn 。
rèn shì chūn fēng chuī bù zhǎn 。
kùn yǐ wēi lóu 。
guò jìn fēi hóng zì zì chóu 。

宋词精选 女子 思念

  • 收藏
  • 笔记
  • 收藏
  • 做笔记
🐒
译文上移👆 复位🐬 附到原文右边💸 译文下移👇
🔈

译文:
远隔天涯旧恨绵绵,凄凄凉凉孤独度日无人问讯。要想知道我是如何愁肠百结,就像金炉中燃尽的篆香。
长眉总是紧锁,任凭春风劲吹也不舒展。困倦地倚靠高楼栏杆,看那高飞的雁行,字字都是愁。

注释:
⑴减字木兰花:词牌名。此调将《偷声木兰花》上下阕起句各减三字,故名。
⑵篆(zhuàn)香:比喻盘香和缭绕的香烟。
⑶黛蛾:指眉毛。


英译

QIN Guan – Magnolia Lyrics with reduced words

I rove among distant corners bearing regrets from bygone days,
Feeling miserable in loneliness as no one cares to ask how I've been.
I've always hoped to see you again yet disappointed I've always been,
Much like curls of smoke from a gilded incense burner that twirl to nothing in vain.

My shapely eyebrows often in a deep frown engage,
That not even the spring breeze could relieve.
Weary and tired on a high-rise, against which I lean,
Across fly wild geese in a flight that appear like words and words of grief.


鉴赏:

  这是写一个独处女子,在困人的春天思念远方情人的离愁别恨至深的词。词的上片“天涯”二句,首句“天涯”就距离写游子之远、彼此分离天各一方,“旧恨”就时间写分手之后,别愁离恨之长。次句,“人不问”,写无人对语,独居高楼,本够凄凉,有谁关心慰问,即连同情的人都没有,故“独自凄凉”,即分外感觉到凄凉难堪了。这里“人不问”之人,当指为其朝思暮想远在“天涯”之人。其人“不问”,可知音信不通,相思难寄,这就必然加重了她对远方情人的思念更加迫切,相见的欲望更加强烈。“欲见”两句,写女子在百无聊赖愁苦之极,只好用燃香数刻来耗费时间。“欲见”写怀情人之切,“回肠”写内心之痛,用形状回环如篆的盘香,形容恰如人的回肠百转。“断尽”,指炷一根根断尽。这里用以突出女子柔肠寸断,即“一寸相思一寸灰”的强烈感受。香断烟消,也是形容时间流逝、愁闷未散,女子的愿望终于烟雾一样虚幻。总之,这两句极写其相思怀人的愁苦。

  过片从一年四季写愁。“黛蛾”两句写这位女子从冬到春愁眉难展的情状。由于别恨难消,故存于心头而现于眉梢,以致常是愁眉紧锁,尽管春天来临,“东风”劲吹,具有神奇伟大的东风,吹绿了大地江岸,吹开了百花吐艳。但无论怎样吹拂,也吹不展她的一双愁眉,这就深刻地揭示出在“长敛”、“不展”背后其愁恨的深重。此句构思特妙,它和辛词《鹧鸪天》“春风不染白发须”同一机杼,都可说是文艺美学上无理而妙的写法。即通过这种似乎无理的描写,却更深刻地表达了人的情思,给人以无穷的韵味。歇拍“困倚”二句,写她从夏到秋守傍高楼,默默无语地目视一群群大雁消失在遥远的天边,渴望着有远人锦书的到来,但她凭着自己有多少次失望的经验,明知那毕竟是缥缈无凭的幻想,即使倚遍危楼,也依然是天涯离恨。因此在她眼里,那远去飞鸿组成的“人”字飞翔,实际上都可说是一个个“愁”字而已。这就是俗话说的“情人眼里出西施”。因为她思念情人,见雁字倍增愁思,“人”字也就变成了“愁”字。因为人在激情强烈情况下,客观景物在人的眼里会改变情调色彩的。所以,王国维说:“以我观物,故物我皆著我之色彩。”这话是言之有理的。


赏析:

  此词写一女子独处怀人的苦闷情怀。上片写女子独自凄凉,愁肠欲绝;下片写百无聊赖的女主人公困倚危楼。全词先着力写内心,再着重写外形,触物兴感,借物喻情,词采清丽,笔法多变,细致入微地表现了女主人公深重的离愁,抒写出一种深沉的怨愤激楚之情。“天涯”点明所思远隔,“旧恨”说明分离已久,四字写出空间、时间的悬隔,为“独知凄凉”张本。

  独居高楼,已是凄凉,而这种孤凄的处境与心情,竟连存问同情的人都没有,就更觉得难堪了。“人”为泛指,也包括所思念的远人,这两句于伤离嗟独中含有怨意。如此由情直入起笔颇陡峭。

  “欲见回肠,断尽金炉小篆香。”是说要想了解她内心的痛苦吗?请看金炉中寸寸断尽的篆香!篆香,盘香,因其形状回环如篆,故称。盘香的形状恰如人的回肠百转,这里就近取譬,触物兴感,显得自然浑成,不露痕迹。“断尽”二字着意,突出了女主人公柔肠寸断,一寸相思一寸灰的强烈感情状态。这两句哀怨伤感中寓有沉痛激愤之情。上片前两句直抒怨情,后两句借物喻情,笔法变化有致。

  过片“黛蛾长敛,任是春风吹不展。”从内心转到表情的描写。人们的意念中,和煦的春风给万物带来生机,它能吹开含苞的花朵,展开细眉般的柳叶,似乎也应该吹展人的愁眉,但是这长敛的黛蛾,却是任凭春风吹拂,也不能使它舒展,足见愁恨的深重。“任是”二字,着意强调,加强了愁恨的分量。这两句的佳处是无理之妙。读到这两句,眼前便会浮现在拂面春风中双眉紧锁',脉脉含愁的女主人公形象。

  结拍“困倚危楼,过尽飞鸿字字愁。”结拍两句,点醒女主人公独处高楼的处境和引起愁恨的原因。高楼骋望,见怀远情殷,而“困倚”、“过尽”,则骋望之久,失望之深自见言外。旧有鸿雁传书之说,仰观飞鸿,自然会想到远人的书信,但“过尽”飞鸿,却盼不到来自天涯的音书。因此,这排列成行的“雁字”,困倚危楼的闺人眼中,便触目成愁了。两句意蕴与温庭筠《望江南·梳洗罢》词“过尽千帆皆不是,斜晖脉脉水悠悠,肠断白蘋洲”相似,而秦观的这两句,主观感情色彩更为浓烈。

  此词通体悲凉,可谓断肠之吟,尤其上下片结句,皆愁极伤极之语,但并不显得柔靡纤弱。词中出语凝重,显出沉郁顿挫的风致,读来愁肠百结,抑扬分明,有强烈的起伏跌宕之感。


注:翻译、赏析非标准答案,仅用作辅助理解。

本文作者秦观介绍:🔈

秦观:(1049-1100)北宋词人。字少游、太虚,号淮海居士,高邮(今属江苏)人。曾任秘书省正字,兼国史院编修官等职。因政治上倾向于旧党,被目为元佑党人,绍圣后累遭贬谪。文辞为苏轼所赏识,是“苏门四学士”之一。工诗词。词多写男女情爱,也颇有感伤身世之作,风格委婉含蓄,清丽雅淡。诗风与词风相近。有《淮海集》、《淮海居士长短句》。--(1049-1100)字少游,一字太虚,呈号淮海居士。高邮(今属江苏)人。少豪隽,慷慨溢于文辞,喜读兵家书。见苏轼于徐,作《黄楼赋》,轼以为有屈、宋才,勉以应举。元丰八年(1085)登进士第。元初,除秘书省正字、兼国史院编修官。绍圣初,坐党籍,削秩,监处州酒税。徙郴... 查看更多>>

秦观的词:

  • 望海潮

    星分牛斗,疆连淮海,扬州万井提封。花...

  • 望海潮

    秦峰苍翠,耶溪潇洒,千岩万壑争流。鸳...

  • 望海潮

    梅英疏淡,冰澌溶泄,东风暗换年华。金...

  • 望海潮

    奴如飞絮,郎如流水,相沾便肯相随。微...

  • 沁园春

    宿霭迷空,腻云笼日,昼景渐长。正兰皋...

  • 水龙吟

    小楼连远横空,下窥绣毂雕鞍骤。朱帘半...

  • 八六子

    倚危亭。恨如芳草,萋萋尽还生。念柳外...

  • 风流子

    东风吹碧草,年华换、行客老沧洲。见梅...

  • 梦扬州

    晚云收。正柳塘、烟雨初休。燕子未归,...

  • 雨中花・夜行船

    指点虚无征路,醉乘斑虬,远访西极。正...

  • 秦观宋词全集>>

词牌名「减字木兰花」介绍:🔈

减字木兰花,词牌名,又名“减兰”“木兰香”“天下乐令”“玉楼春”“偷声木兰花”“木兰花慢”等。定格为欧阳修《减字木兰花·歌檀敛袂》,此调双调四十四字,前后段各四句,两仄韵两平韵。代表作有李清照《减字木兰花·卖花担上》等。

相关诗词:

木兰花 (mù lán huā)

朝代:唐    作者: 李涉

碧落真人着紫衣,始堪相并木兰枝。
今朝绕郭花看遍,尽是深村田舍儿。

木兰花 (mù lán huā)

朝代:唐    作者: 李商隐

洞庭波冷晓侵云,日日征帆送远人。
几度木兰舟上望,不知元是此花身。

题木兰院二首 一 (tí mù lán yuàn èr shǒu yī)

朝代:唐    作者: 王播

三十年前此院游,木兰花发院新修。
如今再到经行处,树老无花僧白头。

和白使君木兰花 (hé bái shǐ jūn mù lán huā)

朝代:唐    作者: 徐凝

枝枝转势雕弓动,片片摇光玉剑斜。
见说木兰征戍女,不知那作酒边花。

苏州十咏 木兰堂 (sū zhōu shí yǒng mù lán táng)

朝代:宋    作者: 范仲淹

堂上列歌钟,多惭不如古。
却羡木兰花,曾见霓裳舞。

木兰堂 (mù lán táng)

朝代:唐    作者: 陆龟蒙

洞庭波浪渺无津,日日征帆送远人。
几度木兰舟上望,不知元是此花身。

题木兰堂 (tí mù lán táng)

朝代:宋    作者: 杨备

木兰枝密树仍高,堂下花光照节旄。
列鼎重茵歌舞地,金章同色使君袍。

新市杂咏 其一○ (xīn shì zá yǒng qí yī ○)

朝代:宋    作者: 华岳

朱门粉壁谪仙家,柳外秋千衬落霞。
一涧碧云流不去,木兰舟系木兰花。

戏题木兰花 (xì tí mù lán huā)

朝代:唐    作者: 白居易

紫房日照胭脂拆,素艳风吹腻粉开。
怪得独饶脂粉态,木兰曾作女郎来。

南乡子 四 (nán xiāng zǐ sì)

朝代:唐    作者: 欧阳炯

洞口谁家,木兰船系木兰花。
红袖女郎相引去,游南浦,笑倚春风相对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