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ì zhèng xiàn shǐ lìng qiān zhī qí èr
寄郑县史令千之 其二 🔈

朝代:宋 (sòng)    作者: 司马光 (sī mǎ guāng)

长春宫柳远扶疏,新树应多旧已枯。
蠧柱苔墙偏寻历,古亭犹有杜诗无。

平平平仄仄平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仄仄平平平平仄,仄平仄仄仄平平。

cháng chūn gōng liǔ yuǎn fú shū , xīn shù yìng duō jiù yǐ kū 。
dù zhù tái qiáng piān xún lì , gǔ tíng yóu yǒu dù shī wú 。

  • 收藏
  • 笔记
  • 收藏
  • 做笔记
🐒
译文上移👆 复位🐬 附到原文右边💸 译文下移👇
🔈

译文:
长春宫里的柳树远远地支撑着,新树应该比旧树更多了,因为旧树已经枯萎了。
那些受虫蛀的柱子,长满了青苔,显得更加古旧,而古亭里却没有杜甫的诗句了。



总结:

这首诗描绘了长春宫的景象。柳树疏疏落落地生长在宫廷中,新树增多,而旧树却已经干枯。柱子上受到虫蛀,长满了青苔,给人一种古旧的感觉。然而,在古亭中,却再也找不到杜甫的诗句了。整体上,诗意深远,表达了时间的流转和事物的更替。

赏析:这首诗《寄郑县史令千之 其二》由北宋著名历史学家司马光创作,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流逝和岁月更替的感慨之情,同时也表现出对历史文化传承的思考。
首句“长春宫柳远扶疏”,以长春宫的柳树为景,描绘出宫中柳树茂盛而清幽的场景。这里写景,展示了自然美。
接着“新树应多旧已枯”,通过对比新旧柳树的生命状态,传达了时光流转不息,一代又一代的柳树在历史的长河中生生不息,但也有些已然凋零的旧树。
“蠧柱苔墙偏寻历”,这句表达了对历史文化的寻觅和珍惜,蠧柱和苔墙是历史的象征,它们的存在让人们能够回溯过去。
最后一句“古亭犹有杜诗无”,则提到古亭,强调了历史文化传承的重要性。杜牧是唐代著名的文学家,他的诗歌代表着中国古代文学的辉煌,但如今已经无迹可寻。这句表达了对古代文化遗产的思念和珍惜之情。

注:翻译、赏析非标准答案,仅用作辅助理解。

为您找到司马光写的《寄郑县史令千之》系列:

本文作者司马光介绍:🔈

司马光(一○一九~一○八六),字君实,号迂夫,晚号迂叟,陕州夏县(今属山西)涑水乡人,世称涑水先生。仁宗景佑五年(一○三八)进士。初仕苏州签判。父死服除,改武成军签判。庆历六年(一○四六),以庞籍荐授馆阁校勘,後受庞籍辟爲并州通判。召还爲开封府推官,累除知制诰,天章阁待制,知谏院。英宗治平三年(一○六六),爲龙图阁直学士。神宗即位,擢翰林学士。熙宁三年(一○七○),因与王安石政见不合,出知永兴军,改判西京留司御史台。六年,以端明学士兼翰林侍读学士居洛阳,主编《资治通鉴》。哲宗即位,召主国政,元佑元年,拜左仆射兼门下侍郎,卒于位,年六十八。赠温国公,谥文正。有文集八十卷,杂着多种。事见《东坡全集... 查看更多>>

司马光的诗:

司马光的词:

相关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