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ì sòng èr shí jiǔ shǒu qí bā
偈颂二十九首 其八 🔈

朝代:宋 (sòng)    作者: 释清了 (shì qīng le)

藏身处,没踪迹,浩意融时谁辨的。
没踪迹处莫藏身,蓦移步处妙难寻。
枯根石里花明秀,劫外威光密密新。

○平仄,仄平仄,仄仄平平平仄仄。
仄平仄仄仄○平,仄平仄仄仄○平。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cáng shēn chù , méi zōng jì , hào yì róng shí shuí biàn de 。
méi zōng jì chù mò cáng shēn , mò yí bù chù miào nán xún 。
kū gēn shí lǐ huā míng xiù , jié wài wēi guāng mì mì xīn 。

  • 收藏
  • 笔记
  • 收藏
  • 做笔记
🐒
译文上移👆 复位🐬 附到原文右边💸 译文下移👇
🔈

译文:
藏身的地方,没有踪迹,广阔的意境融合在一起,谁能辨别得出。
在没有踪迹的地方莫去隐藏身形,在突然迈出的步伐中,妙趣难寻。
枯根之中,石缝里,花儿绽放明艳秀美,超越劫难的外部,威光密密地熠熠生辉。
总结:这段文字通过对隐匿之处和移动时的奇妙之处的描写,表达了在隐藏中有美丽的事物展现,同时指出超越世俗劫难,展现出璀璨的光明。

赏析:这首诗是释清了创作的佛诗,以佛教思想为题材,表达了人生与世界的虚幻和超越。全诗分为三句,每句均由两句对仗的短语组成,具有音韵的和谐。
首句“藏身处,没踪迹,浩意融时谁辨的。”强调了人们的内心和存在如何在虚无中难以寻觅,暗示了生命的无常和虚幻性。人的存在在宇宙中是微不足道的,很难被察觉。
第二句“没踪迹处莫藏身,蓦移步处妙难寻。”进一步加强了无常性的观点,提醒人们不要执着于世俗的事物和位置,因为它们都是瞬息即逝的,而真正的奥妙在于不断的变化和流动。
第三句“枯根石里花明秀,劫外威光密密新。”通过比喻枯根石里的花和劫外的威光,强调了在虚无中也存在着生命的美好和神秘。这里的“劫外”指的是佛教中的时间周期,表达了超越时间和空间的境界。

注:翻译、赏析非标准答案,仅用作辅助理解。

为您找到释清了写的《偈颂二十九首》系列:

还为您找到 1 首名为《偈颂二十九首 其八》的诗:

本文作者释清了介绍:🔈

释清了(一○八八~一一五一),号真歇,俗姓雍,左绵安昌(今四川安县东北)人。十一岁依圣果寺清俊出家,业《法华经》,十八岁得度,住成都大慈。後投邓州丹霞山子淳禅师,悟道。北游五台,已而至开封,禅讲名席俱扣摭之。沿汴水抵长芦,爲祖照道和禅师延爲侍者。徽宗宣和三年(一一二一),祖照病,命爲第一座。五年夏,开堂嗣法。高宗建炎二年(一一二八),退院。四年,爲雁荡之游,客天封寺,受福唐雪峰请,入院。绍兴五年(一一三五),退居东庵。六年,主四明阿育王山广利寺。七年,诏住蒋山。八年,主温州龙翔、兴庆二院。十五年,住临安径山。二十年,归真州长芦。二十一年,诏主崇先显孝禅院,十月卒,年六十四。谥悟空禅师。爲青原下... 查看更多>>

释清了的诗:

相关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