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ì èr shí shǒu qí jiǔ
偈二十首 其九 🔈

朝代:宋 (sòng)    作者: 释鼎需 (shì dǐng xū)

独枕孤峯忘岁月,梧桐叶落始知秋。
若知扑落非他物,始解纵横得自由。
万仞悬崖丝系腰,百尺竿头独打翘。
大洋海里骤骅骝,须弥顶上驾扁舟。
好个通天作略,自然脱体风流。
今朝有酒今朝醉,明日愁来明日愁。

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仄平仄仄平平仄,仄仄仄○仄仄平。
仄仄平平平仄平,仄仄平平仄仄平。
仄平仄仄仄平平,平平仄仄仄○平。
仄仄平平仄仄,仄平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平平仄,平仄平平平仄平。

dú zhěn gū fēng wàng suì yuè , wú tóng yè luò shǐ zhī qiū 。
ruò zhī pū luò fēi tā wù , shǐ jiě zòng héng dé zì yóu 。
wàn rèn xuán yá sī xì yāo , bǎi chǐ gān tóu dú dǎ qiào 。
dà yáng hǎi lǐ zhòu huá liú , xū mí dǐng shàng jià piān zhōu 。
hǎo gè tōng tiān zuò lüè , zì rán tuō tǐ fēng liú 。
jīn zhāo yǒu jiǔ jīn zhāo zuì , míng rì chóu lái míng rì chóu 。

  • 收藏
  • 笔记
  • 收藏
  • 做笔记
🐒
译文上移👆 复位🐬 附到原文右边💸 译文下移👇
🔈

译文:

独自枕着高峰,忘却岁月的流逝,直到梧桐叶凋落才觉得初秋的来临。
如果能认识到打落的并非外在的束缚,才能领悟纵横驰骋中获得自由。
在千仞悬崖之上,系着腰间细绳,百尺竿顶独自挑起高头。
大洋深处驾着雄壮的骏马,或登上须弥之巅,乘坐扁舟穿梭。
真是妙哉巧妙的策略,自然而然地展现出风流本色。
今天欢享美酒,今天尽情沉醉,明天的愁苦留待明日再来体会。
总结:这首古文诗篇描绘了一个豪放自逍遥的形象,不受世俗拘束,积极追求自由和享乐的生活态度。作者以优美的文字,表达了对自然和人生的洞悉,以及对自由与豁达的向往。

《偈二十首 其九》赏析:
这首诗是释鼎需创作的,表达了禅宗思想与修行的主题。全诗充满了意境和禅意,以下是赏析:
作者以"独枕孤峯忘岁月"开篇,表现了修行者在禅定中能够忘却时间的感受。"独枕"暗示了修行者的孤独,"孤峯"则象征了禅宗修行的高远目标。
"梧桐叶落始知秋"这句描写了自然景象,同时也意味着人们在修行中领悟到了生命的变迁和无常。
"若知扑落非他物,始解纵横得自由"强调了通过修行可以认识自己的内心,达到自由和解脱的境界。
"万仞悬崖丝系腰,百尺竿头独打翘"描绘了修行者勇往直前,不惧危险的精神,也寓意了修行的坚韧和决心。
"大洋海里骤骅骝,须弥顶上驾扁舟"表现了修行者超越世俗,登上"须弥顶",达到更高境界。
"好个通天作略,自然脱体风流"强调了修行者的卓越和自由自在,不受束缚的状态。
"今朝有酒今朝醉,明日愁来明日愁"警示人们要珍惜当下,不过多担忧未来。

注:翻译、赏析非标准答案,仅用作辅助理解。

为您找到释鼎需写的《偈二十首》系列:

本文作者释鼎需介绍:🔈

释鼎需(一○九二~一一五三),号懒庵,俗姓林,长乐(今属福建)人。年二十五读《遗教经》得悟,依保寿乐禅师爲比丘。踰十年归里,结庵於羌峰绝顶,三年不下山。後由佛心才禅师挽其出。高宗绍兴初谒宗杲於洋屿,旋随宗杲移小溪,与之分座,由此得声。泉州守请开法延福,後退处洋屿八年,晚居东西禅。二十三年卒,年六十二。爲南岳下十六世,径山大慧普觉宗杲禅师法嗣。《嘉泰普灯录》卷一八、《五灯会元》卷二○有传。 释鼎需诗,据《续古尊宿语要》所收《懒庵需禅师语》等书所录,编爲一卷。 查看更多>>

释鼎需的诗:

相关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