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é yuán cháng shū huái èr shǒu qí yī
和元长书怀二首 其一 🔈

朝代:宋 (sòng)    作者: 赵鼎 (zhào dǐng)

神灵久愤敌尘侵,畀付经营惜寸阴。
闻道倒戈回易水,行看休战牧桃林。
宁论少壮非前日,及见升平亦本心。
乱後亲朋无恙否,试凭北雁寄归音。

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
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仄仄平平平仄仄,仄平仄仄仄平平。

shén líng jiǔ fèn dí chén qīn , bì fù jīng yíng xī cùn yīn 。
wén dào dǎo gē huí yì shuǐ , xíng kàn xiū zhàn mù táo lín 。
níng lùn shào zhuàng fēi qián rì , jí jiàn shēng píng yì běn xīn 。
luàn hòu qīn péng wú yàng fǒu , shì píng běi yàn jì guī yīn 。

  • 收藏
  • 笔记
  • 收藏
  • 做笔记
🐒
译文上移👆 复位🐬 附到原文右边💸 译文下移👇
🔈

译文:
神灵久怒,厌恶敌人的战火侵扰,愿意将时间和精力留给经营事业,珍惜每一寸光阴。听闻前方传来消息,敌军可能倒戈回到易水之滨,于是行动观察,准备迎接可能的休战机会,在桃林中牧养心灵。岂肯满足于少年时的荣华富贵,也不甘愿在国家安定昌盛后放弃初心。乱战之后,是否亲朋好友依然平安,心中牵挂。愿借助北飞的雁儿将问候寄回故乡。
总结:文章表达了神灵对战乱的愤怒和不满,主张珍惜光阴,关注国家的变局和和平,以及关心亲友的安危。同时,也强调了个人追求理想与初心的重要性。

赏析:这是赵鼎创作的《和元长书怀二首 其一》,表达了诗人对战乱时代的思考和对亲朋友情的牵挂。
首先,诗中描绘了时局的动荡,神灵怨愤,敌人入侵,充满了不安与危险感。但诗人也强调时间的宝贵,要珍惜每一刻。这一段写景抒发了对战乱时代的不满和对生命的珍视。
接着,诗人提到了易水与桃林,易水是中国古代战争的重要战场,倒戈回易水意味着希望战乱能够结束。而牧桃林则象征着和平与宁静,这里也让人产生对和平的向往。
在第三段,诗人表达了对年少时的豪情壮志的回忆,以及对升平时期的期盼。这段反映了诗人对国家命运的忧虑和对未来的希望。
最后,诗人寄语北雁,希望借助北飞的雁儿传递问候和消息,表现了对亲朋友情的深厚。

注:翻译、赏析非标准答案,仅用作辅助理解。

为您找到赵鼎写的《和元长书怀二首》系列:

本文作者赵鼎介绍:🔈

赵鼎(一○八五~一一四七),字元镇,号得全居士,解州闻喜(今属山西)人。徽宗崇宁五年(一一○六)进士,累官河南洛阳令,开封府士曹参军。高宗建炎三年(一一二九),除司勳员外郎,擢右司谏,迁侍御史。金兵逼长江,陈战守避三策,拜御史中丞(《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二、二四、二六、二九)。绍兴二年(一一三二),除端明殿学士、签书枢密院事。出知平江、改知建康,移知洪州。四年,襄阳陷,召拜参知政事。都督川、陕诸军事(同上书卷六八、七五、七九)。同年九月,拜尚书右仆射、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兼知枢密院事。五年,晋守左仆射、知枢密院事,与张浚幷相。监修神宗、哲宗实录,书成,高宗亲书“忠正德文”四字赐之。六年,出知绍兴... 查看更多>>

赵鼎的诗:

赵鼎的词:

相关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