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é xiè lì bù tiě zì yùn sān shí sì shǒu jì dé shí yī shǒu qí bā
和谢吏部铁字韵三十四首 纪德十一首 其八 🔈

朝代:宋 (sòng)    作者: 邓肃 (dèng sù)

眼中儒生聊尔耳,仅免春闱饮墨水。
可怜四海万青衿,却愧建安六七子。
谁似丘侯独可人,日无千篇即怒嗔。
腐语陈言俱扫灭,奇文秀句出天真。
虎头固已称诗绝,更逢安石分工拙。
新诗为侯特发挥,照人之明监磨铁。

仄○平平平仄仄,仄仄平平仄仄仄。
仄平仄仄仄平平,仄仄仄平仄仄仄。
平仄平平仄仄平,仄平平平仄仄平。
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仄平仄仄○平仄,○平平仄○平仄。
平平平平仄仄平,仄平平平仄○仄。

yǎn zhōng rú shēng liáo ěr ěr , jǐn miǎn chūn wéi yǐn mò shuǐ 。
kě lián sì hǎi wàn qīng jīn , què kuì jiàn ān liù qī zǐ 。
shuí sì qiū hóu dú kě rén , rì wú qiān piān jí nù chēn 。
fǔ yǔ chén yán jù sǎo miè , qí wén xiù jù chū tiān zhēn 。
hǔ tóu gù yǐ chēng shī jué , gèng féng ān shí fēn gōng zhuō 。
xīn shī wèi hóu tè fā huī , zhào rén zhī míng jiān mó tiě 。

  • 收藏
  • 笔记
  • 收藏
  • 做笔记
🐒
译文上移👆 复位🐬 附到原文右边💸 译文下移👇
🔈

译文:

眼中的儒生啊,你们只是谈论着理论,却仅仅免去了参加春闱,喝墨水的辛苦。
可怜四方的青衿学子啊,他们为了学业奔波,却感到惭愧,因为与建安六七子相比,实在相形见绌。
谁能像丘侯那样,独自成就了卓越的文章,日日里能写出千篇佳作而不感疲倦。
腐朽的言辞和陈旧的说辞都已经被扫除,新奇的文章和优美的句子涌现出真知灼见。
虽然虎头诗已经被誉为诗歌的绝品,但安石的文风更显得笨拙。
新诗为丘侯特别设计,展现出他的聪明才智,犹如明镜,能磨炼铁石。
总结:这段文字以对古代文人的讽刺和自嘲为主题。作者嘲笑那些只在口头上谈论学问,却不付诸行动的儒生。同时,对自己与那些真正有学问的人相比,感到自愧不如。接着,称赞了丘侯的文才,并对虎头诗和安石的文风进行了评价。最后,提到了新诗是为丘侯而特别设计的,能磨炼他的才华,就像明镜磨铁般有效。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儒生眼中的职场困境和对自身的疑惑,表现出儒者对于时世的无奈和自我怀疑。他们看着参加科举考试的儒生,心中对当时文风的抱怨和失望。他们不愿在狭隘的制度中受限,但又无法不卷入其中,感觉自己身陷囹圄。他们向往建安时期的豪放风采,却对自己的局限感到惭愧。诗人对自身的无奈和思索以及对当时时代的压抑表露无遗。
标签: 自省、社会现实、抒怀

注:翻译、赏析非标准答案,仅用作辅助理解。

为您找到邓肃写的《和谢吏部铁字韵三十四首 纪德十一首》系列:

本文作者邓肃介绍:🔈

邓肃(一○九一~一一三二),初字至宏,改德恭(《默堂集》卷二○《郑德恭字序》),号栟榈,南剑州沙县(今属福建)人。师事李纲,入太学。徽宗宣和元年(一一一九)作诗讽谏花石纲,诏放归(《宋史》卷二二《徽宗四》)。钦宗嗣位,授鸿胪寺主簿。尝诣金营,留五十日而还。金人立张邦昌,奔赴南京。高宗建炎元年(一一二七)守右正言(《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五),不三月凡抗二十疏。会李纲罢相,上疏争之,忤执政,送吏部。绍兴元年(一一三一)主管江州太平观。二年,避寇福唐,以疾卒,年四十二(明万历《栟榈先生文集》附录《栟榈先生墓表》)。有《栟榈集》二十五卷(《宋史·艺文志》作二十六卷)。《宋史》卷三七五有传。 邓肃诗,以... 查看更多>>

邓肃的诗:

邓肃的词:

  • 瑞鹧鸪

    北书一纸惨天容。花柳春风不敢。未学宣...

  • 临江仙

    带雨梨花看上马,问人底事匆匆。于飞有...

  • 临江仙

    百尺危楼初过雨,清风凛作轻寒。一声渔...

  • 临江仙

    春雪一瓯扶醉玉,翩翩两腋生风。柳腰无...

  • 临江仙

    剑水泠泠行碧玉,扁舟一叶吹风。玉人招...

  • 临江仙

    雨过荼縻春欲放,轻寒约住馀芳。南园今...

  • 临江仙

    独宿禅房清梦断,鸡声唤起晨钟。出门晓...

  • 临江仙

    夜饮不知更漏永,馀酣困染朝阳。庭前莺...

  • 临江仙

    夜静黄云承宝袜,九疑人到羊家。蕊宫仙...

  • 临江仙

    楼北楼南青不断,晴空总是春容。先来无...

  • 邓肃宋词全集>>

相关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