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é táo dú shān hǎi jīng qí sān
和陶读山海经 其三 🔈

朝代:宋 (sòng)    作者: 苏轼 (sū shì)

渊明虽中寿,雅志仍丹丘。
远矣无怀民,超然邈无俦。
奇文出纩息,岂复生死流。
我欲作九原,异世为三游。

平平平仄仄,仄仄平平平。
仄仄平平平,平平仄平平。
平平仄仄仄,仄仄平仄平。
仄仄仄仄平,仄仄平仄平。

yuān míng suī zhōng shòu , yǎ zhì réng dān qiū 。
yuǎn yǐ wú huái mín , chāo rán miǎo wú chóu 。
qí wén chū kuàng xī , qǐ fù shēng sǐ liú 。
wǒ yù zuò jiǔ yuán , yì shì wèi sān yóu 。

  • 收藏
  • 笔记
  • 收藏
  • 做笔记
🐒
译文上移👆 复位🐬 附到原文右边💸 译文下移👇
🔈

译文:
渊明虽然年纪已经很大,但他的雄心壮志依然如同丹丘一样高远。
他远离尘世纷扰,心中没有牵挂百姓的忧虑,超然物外,与常人无可比拟。
他创作的文章独具奇异,超越了寻常世人的境地,不再受生与死的局限束缚。
我也希望能像渊明一样,在异世中游历,创作出不拘一格的文学作品。



总结:

这段古文描述了渊明虽然年老,但仍怀抱着高远的志向,超然物外,心无牵挂。他的文学作品独具特色,超越凡俗,不受生死限制。作者表达了希望自己能在异世中创作不拘常规的文学作品的愿望。

赏析:这首诗是苏轼的《和陶读山海经 其三》。诗人苏轼以虚幻的山海经为背景,表达了对仙境和神秘之地的向往,以及对不朽文学的追求。
首句“渊明虽中寿,雅志仍丹丘”中,渊明指的是古代文学家陶渊明,他虽然年纪已经不轻,但仍然怀揣着高尚的志向,有着如同仙人般的气质。这句表现了诗人对陶渊明的敬仰和仰慕。
接着的句子“远矣无怀民,超然邈无俦”中,诗人表达了对远离尘世、超越俗世的向往。他渴望脱离平凡的尘埃,寻找一个没有俗世纷扰的境界,超越一切。
“奇文出纩息,岂复生死流”这句表现了诗人对不朽文学的渴望。他希望自己的文学创作能够超越时光的流转,留存下来,成为奇特的经典之作。
最后一句“我欲作九原,异世为三游”中,诗人表达了自己对于创作的追求和愿望,希望能够创作出像九原那样美丽的诗篇,成为异世的游子,融入神秘的境界。

注:翻译、赏析非标准答案,仅用作辅助理解。

为您找到苏轼写的《和陶读山海经》系列:

本文作者苏轼介绍:🔈

苏轼(一○三七~一一○一),字子瞻,一字和仲,自号东坡居士,眉山(今属四川)人。仁宗嘉佑二年(一○五七)进士。六年,试制科,授签书凤翔府节度判官厅事。英宗治平二年(一○六五),除判登闻鼓院,寻试馆职,除直史馆。三年,父洵卒,护丧归蜀。神宗熙宁二年(一○六九),服除,除判官告院兼判尚书祠部,权开封府推官。四年,通判杭州。历知密州、徐州。元丰二年(一○七九),移知湖州,乌台诗案狱起,贬黄州团练副使。四年,移汝州团练副使。八年春,得请常州居住,十月知登州。寻召除起居舍人。哲宗元佑元年(一○八六)迁中书舍人,改翰林学士。四年,知杭州。六年,除翰林学士承旨,寻知颍州。历知扬州、定州。绍圣元年(一○九四)... 查看更多>>

苏轼的诗:

苏轼的词:

  • 水龙吟

    古来云海茫茫,道山绛阙知何处。人间自...

  • 水龙吟

    楚山修竹如云,异材秀出千林表。龙须半...

  • 水龙吟

    似花还似非花,也无人惜从教坠。抛家傍...

  • 水龙吟

    小舟横截春江,卧看翠壁红楼起。云间笑...

  • 满庭芳

    归去来兮,吾归何处,万里家在岷峨。百...

  • 满庭芳

    香雕盘,寒生冰箸,画堂别是风光。主人...

  • 满庭芳

    蜗角虚名,蝇头微利,算来著甚乾忙。事...

  • 满庭芳

    三十三年,今谁存者,算只君与长江。凛...

  • 满庭芳

    三十三年,飘流江海,万里烟浪云帆。故...

  • 水调歌头

    落日绣帘卷,亭下水连空。知君为我,新...

  • 苏轼宋词全集>>

相关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