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é shèn sī qiū rì tóng wén guǎn qí èr
和慎思秋日同文馆 其二 🔈

朝代:宋 (sòng)    作者: 商倚 (shāng yǐ)

秋日同文馆,何人独擅场。
养莪方在沚,琢玉已成章。
笔列千锋阵,庭焚一炷香。
得贤从此始,岂特致民康。

平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仄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仄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qiū rì tóng wén guǎn , hé rén dú shàn chǎng 。
yǎng é fāng zài zhǐ , zhuó yù yǐ chéng zhāng 。
bǐ liè qiān fēng zhèn , tíng fén yī zhù xiāng 。
dé xián cóng cǐ shǐ , qǐ tè zhì mín kāng 。

  • 收藏
  • 笔记
  • 收藏
  • 做笔记
🐒
译文上移👆 复位🐬 附到原文右边💸 译文下移👇
🔈

译文:
秋天的时候,我和一位同道一起来到文馆,有谁是这里独自占据一席之地的呢。
我在此地静心养莪,就像修整了很久的一块玉石,已经成为了一篇美好的篇章。
我们的笔挥洒出千锋万芒,宛如阵势般壮观,而院中焚烧着一炷香,充满了肃穆庄严之气。
只有得到贤士的辅佐,才能使国家开始繁荣昌盛,岂止是民生安康。
总结:在秋日里,作者与同道一起来到文馆,称赞了一位在此独领风骚的人。作者自比琢玉成章,表示在文馆静心修养。众人笔力激扬,犹如千军万马,而场中炷香燃烧,氛围肃穆。文章最后表达得到贤士的辅佐,才能使国家繁荣昌盛,不仅仅是民生安康。

赏析:这首古诗《和慎思秋日同文馆 其二》由商倚创作,表现了秋日文馆中的宁静与学术追求。下面进行赏析:
在这首诗中,诗人描述了一个秋日的景象,他身处文馆,文馆可能是一个书房或学习之地。第一句“秋日同文馆,何人独擅场。”表明了诗人与他人共同在文馆中学习,但也让人感受到了一种竞争的氛围,每个人都希望在这个场所中表现出色。
接着诗人提到“养莪方在沚,琢玉已成章。”这里的“养莪”可能指的是养育才子的意思,表示在这里培养学子的潜力,而“琢玉已成章”则意味着他们已经在这里受到了精心的教育和磨练,成为了璀璨的人才。
诗中还提到“笔列千锋阵,庭焚一炷香。”这里的“千锋阵”表现出学子们的文学才华,他们汇聚在一起,用千百种不同的才华和文学技巧来书写和表达自己的思想。同时,“庭焚一炷香”则表明了他们对学问的虔诚和尊重,香火是一种祭祀的象征,也反映了他们对知识的崇敬。
最后两句“得贤从此始,岂特致民康。”表达了诗人的愿景,他希望这些学子们能够成为贤良之士,为国家的繁荣和民众的幸福贡献自己的才华和智慧。整首诗充满了对学术和人才的赞美,以及对知识的追求和传承的渴望。

注:翻译、赏析非标准答案,仅用作辅助理解。

为您找到商倚写的《和慎思秋日同文馆》系列:

本文作者商倚介绍:🔈

商倚,淄川(今山东淄博)人。哲宗元佑中官太学博士。绍圣四年(一○九七)通判保州(《续资治通监长编》卷四九○)。徽宗建中靖国元年(一一○一)爲殿中侍御史。崇宁三年(一一○四)入党籍。事见《元佑党人传》卷六。今录诗十八首。 查看更多>>

商倚的诗:

相关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