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é guō chāng cháo sì chéng jiàn jì èr shǒu qí èr
和郭昌朝寺丞见寄二首 其二 🔈

朝代:宋 (sòng)    作者: 范纯仁 (fàn chún rén)

言路再居无少补,护边三岁乏微勋。
非才自合投闲地,竭节终期报圣君。
老去年光流似水,病来世味薄如云。
读书记一将忘十,少壮谁教不自勤。

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仄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仄仄平平平仄仄,仄平仄仄仄平平。
仄平仄仄平仄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yán lù zài jū wú shǎo bǔ , hù biān sān suì fá wēi xūn 。
fēi cái zì hé tóu xián dì , jié jié zhōng qī bào shèng jūn 。
lǎo qù nián guāng liú sì shuǐ , bìng lái shì wèi báo rú yún 。
dú shū jì yī jiāng wàng shí , shào zhuàng shuí jiào bù zì qín 。

  • 收藏
  • 笔记
  • 收藏
  • 做笔记
🐒
译文上移👆 复位🐬 附到原文右边💸 译文下移👇
🔈

译文:
言路再次担任要职,没有丝毫加补。保卫边疆三年,功劳微薄。
并非本领高超自然能够得到适合自己的闲职,但决心尽忠报效圣明君主。
年老时的光辉流逝如同水流,生病后的世俗滋味变得淡薄如云。
在读书的时候记得一件事情,十个都能忘掉;年轻力壮的时候,有谁教过我不努力自勉呢?

全文

总结:

诗人感慨自己在官场中屡次担任重要职务,但都没有得到丝毫补偿和提拔。他曾经保卫边疆三年,却只获得微薄的功劳。虽然他的才能适合退隐闲暇的生活,但他依然决定为圣明君主尽忠报效。随着年岁的增长,他的光辉渐渐流逝,而生病后,世俗的欢乐也变得无足轻重。在读书时,虽然记住了一些事情,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大部分都会被遗忘。年轻的时候,他自己也懂得要自我勉励,而不是依赖别人的教导。

这是范纯仁的《和郭昌朝寺丞见寄二首 其二》。
赏析::
这首诗主要表达了诗人范纯仁的一种深刻的思考和感慨。在第一句中,诗人提到自己虽然多次请求官职,但一直未能成功,这使得他感到自己在官场上的机会越来越少。接着,他提到自己曾经在边疆为国效力三年,但却没有得到太多的荣誉和奖励。这种对自身成就的不满和对官场的失望,在诗中得以体现。
在第二句中,诗人表达了自己宁愿隐居在闲适的地方,过上平静的生活,而不是在官场上争名夺利。他愿意竭尽全力来报答君主的恩德,这显示出他对君主的忠诚和感激之情。
在第三句中,诗人提到自己年纪渐长,光阴如水流逝,而生活的滋味却变得淡薄如云烟。这反映了诗人对光阴易逝和生命短暂性质的思考,以及对年老和健康逐渐衰退的担忧。
最后一句中,诗人强调了学习的重要性,并反思了自己年轻时未能足够努力学习的遗憾。他希望年轻人能够珍惜时光,自己也为自己的不足感到自责。
标签: 思考人生、感慨时光、教诲后人

注:翻译、赏析非标准答案,仅用作辅助理解。

为您找到范纯仁写的《和郭昌朝寺丞见寄二首》系列:

本文作者范纯仁介绍:🔈

范纯仁(一○二七~一一○一),字尧夫,吴县(今江苏苏州)人。仲淹次子。早年以父荫爲太常寺太祝,举仁宗皇佑元年(一○四九)进士,均因侍父不仕。父卒,初知襄城县,移许州观察判官、知襄邑县。英宗治平元年(一○六四)擢江东转运判官,召爲殿中侍御史。因“濮议”事出通判安州,改知蕲州。神宗即位,召爲起居舍人,同知谏院,因忤王安石,出知河中府,移知庆州、信阳军、齐州。请罢,提举西京留司御史台。哲宗元佑元年(一○八六),复知庆州,未几,召爲给事中,同知枢密院事。三年,拜尚书右仆射兼中书侍郎。哲宗亲政,用章惇爲相,遂坚辞执政,出知颍昌府。後因元佑党籍,连贬武安军节度副使、永州安置。徽宗即位,分司南京、邓州居住。... 查看更多>>

范纯仁的诗:

范纯仁的词:

相关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