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é dīng bǎo chén yóu wǔ xiè
和丁宝臣游五泄 🔈

朝代:宋 (sòng)    作者: 胡宗愈 (hú zōng yù)

喜陪诗伯寻幽去,从此风骚觉有神。
明代应无高遯士,奇峰尽属苦吟人。
欲名地巧题难得,却恨图经说未真。
回想天童山迤逦,更多形胜亦非伦。

仄平平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平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仄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仄仄平平平平仄,平平平仄仄平平。

xǐ péi shī bǎi xún yōu qù , cóng cǐ fēng sāo jué yǒu shén 。
míng dài yìng wú gāo dùn shì , qí fēng jìn shǔ kǔ yín rén 。
yù míng dì qiǎo tí nán de , què hèn tú jīng shuō wèi zhēn 。
huí xiǎng tiān tóng shān yǐ lǐ , gèng duō xíng shèng yì fēi lún 。

  • 收藏
  • 笔记
  • 收藏
  • 做笔记
🐒
译文上移👆 复位🐬 附到原文右边💸 译文下移👇
🔈

译文:
喜欢陪伴诗仙一同寻找幽静之地,从此领悟到风雅的境界,感觉自己心灵有所启迪。

明代应该没有高远隐士,那些奇峰胜景尽归苦心吟咏的人们所得。

想要在名地上巧妙地作题,却为了追求真实而遗憾图谋佚文未能实现。

回想起天童山迤逦的景色,还有更多形胜的风景,也不是普通可以媲美的。

《和丁宝臣游五泄》是胡宗愈的诗作,表达了他与丁宝臣一同游览五泄山水的愉快经历,以及对诗歌创作和风景的深刻感悟。以下是赏析:和标签:
赏析:
这首诗以清新的笔调和自然的语言,描述了胡宗愈和丁宝臣一同游览五泄山的情景。诗人表现出与自然融为一体的愉悦,同时也表达了对诗歌创作的热爱和对高遯士的向往。
首句“喜陪诗伯寻幽去”表明了诗人与丁宝臣一同游山寻幽,并称丁宝臣为“诗伯”,意味着他们都是诗人,一同欣赏自然景色。
第二句“明代应无高遯士,奇峰尽属苦吟人”中提到了“高遯士”,指的是古代的隐士高遯,诗人认为如今已经没有了这样的高遯士,但奇峰依然属于苦吟的诗人。这句话表达了诗人对古代文人境界的向往和对自己诗歌创作的自信。
第三句“欲名地巧题难得,却恨图经说未真”提到了诗人追求名声和创作技巧的心愿,但他也意识到这并不容易实现。他怀念过去在天童山所见的奇峰景致,感叹现实世界中的美景难以超越。
最后一句“回想天童山迤逦,更多形胜亦非伦”强调了天童山的壮丽景色,以及其他美丽的自然景观都难以与之媲美。
标签:
- 抒情
- 咏物
- 游山
- 诗人的情感和向往

注:翻译、赏析非标准答案,仅用作辅助理解。

本文作者胡宗愈介绍:🔈

胡宗愈(一○二九~一○九四),字完夫,晋陵(今江苏常州)人。宿从子。仁宗嘉佑四年(一○五九)进士(《咸淳毘陵志》卷一七)。英宗治平三年(一○六六)爲集贤校理(《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二一○)。神宗立,迁同知谏院。熙宁三年(一○七○)落职通判真州(同上书卷二一二),一说商州(《宋会要辑稿》职官六五之三二)。七年,通判苏州(《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二五八)。元丰三年(一○八○)爲开封府推官,改知蔡州(同上书卷三○五)。哲宗元佑初拜给事中,进御史中丞。四年(一○八九),出知陈州。五年,徙成都府(同上书卷四二三、四三八)。六年,还爲吏部尚书。绍圣元年,知定州(《宋会要辑稿》礼四一之四六)未行,卒,年六十六。事... 查看更多>>

胡宗愈的诗:

相关诗词:

招通判沈兴宗游五泄 (zhāo tōng pàn shěn xīng zōng yóu wǔ xiè)

朝代:宋    作者: 丁宝臣

路缘萝茑荫杉松,翠壁丹崖不计重。
天作锦屏环十里,僧开朱屋面千峯。
花闲越鸟钩輈语,谿外秦人髣髴逢。
早晚车驺到山下,篮舆多日待追从。

仄平平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平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仄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仄仄平平平平仄,平平平仄仄平平。

游五泄书呈完夫节推 (yóu wǔ xiè shū chéng wán fū jié tuī)

朝代:宋    作者: 丁宝臣

莫厌幽寻路险辛,细思容易是山神。
能收地巧藏深处,不惜天奇示俗人。
古有少陵吟未到,今无摩诘画难真。
海边见说天童好,祗待君诗判等伦。

仄平平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平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仄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仄仄平平平平仄,平平平仄仄平平。

和赵阅道游海云山 (hé zhào yuè dào yóu hǎi yún shān)

朝代:宋    作者: 邢梦臣

使旌驱近郭,民宴列芳池。
泄泄春台上,沈沈暮海涯。
鸿惊人宛转,电激骑追随。
此会经年至,须防日似驰。

仄平平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平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仄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仄仄平平平平仄,平平平仄仄平平。

五泄山三学院十题 五泄 (wǔ xiè shān sān xué yuàn shí tí wǔ xiè)

朝代:宋    作者: 释咸润

飞泉成五级,一级一龙湫。
削出万仞秀,讵让蓬莱丘。

仄平平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平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仄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仄仄平平平平仄,平平平仄仄平平。

写景 禅意 动物

上广东漕使黄郎中 其一 (shàng guǎng dōng cáo shǐ huáng láng zhōng qí yī)

朝代:宋    作者: 曾丰

维春泄泄,维阳之气,维和之至。

仄平平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平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仄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仄仄平平平平仄,平平平仄仄平平。

和孙端叟寺丞农具十五首 樵斧 (hé sūn duān sǒu sì chéng nóng jù shí wǔ shǒu qiáo fǔ)

朝代:宋    作者: 梅尧臣

适从伐枯桑,莫悟刃已缺。
蚕工向欲迫,田事不可彻。
丁丁背谷声,役役持柯热。
积薪高於山,焉用先後别。

仄平平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平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仄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仄仄平平平平仄,平平平仄仄平平。

和慧山泉 (hé huì shān quán)

朝代:宋    作者: 丁宝臣

谁识澄渊万古清,潢污扰扰谩纵横。
出从山底应无极,流落人间自有声。
江汉想能同浩渺,尘沙虽混更分明。
从来旱岁为膏泽,安和茶经浪得名。

仄平平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平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仄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仄仄平平平平仄,平平平仄仄平平。

咏西湖十洲 烟屿 (yǒng xī hú shí zhōu yān yǔ)

朝代:宋    作者: 刘珵

闲伴晓云笼浅濑,半和秋雨羃寒沙。
溶溶泄泄拖轻素,遮尽渔蓑与钓槎。

仄平平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平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仄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仄仄平平平平仄,平平平仄仄平平。

和永叔新晴独过东山 (hé yǒng shū xīn qíng dú guò dōng shān)

朝代:宋    作者: 丁宝臣

芳辰百五前,选胜到林泉。
万树绿初染,羣花红未然。
阴岩犹贮雪,暖谷自生烟。
妇汲溪头水,人耕草际田。
日中林影直,风静鸟声圆。
健令多情甚,寻春最占先。

仄平平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平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仄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仄仄平平平平仄,平平平仄仄平平。

送僧入五泄 (sòng sēng rù wǔ xiè)

朝代:唐    作者: 贯休

五泄江山寺,禅林境最奇。
九年吃菜粥,此事少人知。
山响僧担谷,林香豹乳儿。
伊余头已白,不去更何之。

仄平平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平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仄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仄仄平平平平仄,平平平仄仄平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