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uò ān lè shān wén shān shàng mù yè yǒu wén rú dào shì zhuàn fú yún cǐ shān nǎi zhāng dào líng suǒ yù èr shǒu qí èr
过安乐山闻山上木叶有文如道士篆符云此山乃张道陵所寓二首 其二 🔈

朝代:宋 (sòng)    作者: 苏轼 (sū shì)

真人已不死,外慕堕空虚。
犹余好名意,满树写天书。

平平仄仄仄,仄仄○○平。
○平仄平仄,仄仄仄平平。

zhēn rén yǐ bù sǐ , wài mù duò kōng xū 。
yóu yú hǎo míng yì , mǎn shù xiě tiān shū 。

過安樂山聞山上木葉有文如道士篆符云此山乃張道陵所寓二首 其二

—— 蘇軾

真人已不死,外慕墮空虛。
猶餘好名意,滿樹寫天書。

平平仄仄仄,仄仄○○平。
○平仄平仄,仄仄仄平平。

zhēn rén yǐ bù sǐ , wài mù duò kōng xū 。
yóu yú hǎo míng yì , mǎn shù xiě tiān shū 。

  • 收藏
  • 笔记
  • 收藏
  • 做笔记
🐒
译文上移👆 复位🐬 附到原文右边💸 译文下移👇
🔈

译文:

真正的智者已经超越了生死,超越了世俗的束缚,他们对于虚空的境界有所追求。
仍然有人执着于追求声名,满心欲将自己的成就写在树上,如同写一本显赫的天书。



总结:


这首诗描绘了两种截然不同的境界追求。一方面,真人已经通达了超越生死的境界,不再受世俗的羁绊,他们向往虚空的境界,可能指的是追求真理和智慧。另一方面,仍有人执着于追求名利和声望,将自己的成就张扬于世,如同在树上书写显赫的天书。这两种追求形成鲜明的对比,反映了作者对于人生追求的思考。

赏析:这首诗是苏轼的《过安乐山闻山上木叶有文如道士篆符云此山乃张道陵所寓二首 其二》,表达了诗人对仙人张道陵的景仰之情以及对道家思想的崇尚。诗中,苏轼以自然景物为背景,将仙人张道陵的传说与自然景色相结合,展现了他对仙道之士的景仰和对超越尘世的向往。
首句“真人已不死,外慕堕空虚。”表达了苏轼对张道陵的敬仰之情,认为他已经成仙不再死亡,而自己则渴望追求超脱尘世的境界,堕入虚空之中。这种对仙人的崇拜,反映了中国古代文人对道家思想和仙人传说的迷恋。
接下来的两句“犹余好名意,满树写天书。”则描绘了山上的自然景色,木叶上似乎写满了天书,这里的“好名意”可能指的是苏轼自己追求仙道的愿望。整个诗句通过自然景物与仙人传说的结合,表达了诗人对超越尘世的向往和对仙道文化的推崇。

注:翻译、赏析非标准答案,仅用作辅助理解。

为您找到苏轼写的《过安乐山闻山上木叶有文如道士篆符云此山乃张道陵所寓二首》系列:

本文作者苏轼介绍:🔈

苏轼(一○三七~一一○一),字子瞻,一字和仲,自号东坡居士,眉山(今属四川)人。仁宗嘉佑二年(一○五七)进士。六年,试制科,授签书凤翔府节度判官厅事。英宗治平二年(一○六五),除判登闻鼓院,寻试馆职,除直史馆。三年,父洵卒,护丧归蜀。神宗熙宁二年(一○六九),服除,除判官告院兼判尚书祠部,权开封府推官。四年,通判杭州。历知密州、徐州。元丰二年(一○七九),移知湖州,乌台诗案狱起,贬黄州团练副使。四年,移汝州团练副使。八年春,得请常州居住,十月知登州。寻召除起居舍人。哲宗元佑元年(一○八六)迁中书舍人,改翰林学士。四年,知杭州。六年,除翰林学士承旨,寻知颍州。历知扬州、定州。绍圣元年(一○九四)... 查看更多>>

苏轼的诗:

苏轼的词:

  • 水龙吟

    古来云海茫茫,道山绛阙知何处。人间自...

  • 水龙吟

    楚山修竹如云,异材秀出千林表。龙须半...

  • 水龙吟

    似花还似非花,也无人惜从教坠。抛家傍...

  • 水龙吟

    小舟横截春江,卧看翠壁红楼起。云间笑...

  • 满庭芳

    归去来兮,吾归何处,万里家在岷峨。百...

  • 满庭芳

    香雕盘,寒生冰箸,画堂别是风光。主人...

  • 满庭芳

    蜗角虚名,蝇头微利,算来著甚乾忙。事...

  • 满庭芳

    三十三年,今谁存者,算只君与长江。凛...

  • 满庭芳

    三十三年,飘流江海,万里烟浪云帆。故...

  • 水调歌头

    落日绣帘卷,亭下水连空。知君为我,新...

  • 苏轼宋词全集>>

相关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