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èng hé wǔ xiàng gong chūn xiǎo wén yīng
奉和武相公春晓闻莺 🔈

朝代:唐 (táng)    作者: 李益 (lǐ yì)

蜀道山川心易惊,缘窗残梦晓闻莺。
分明似写文君恨,万怨千愁弦上声。

仄仄平平平仄平,平平平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平仄平。

shǔ dào shān chuān xīn yì jīng , yuán chuāng cán mèng xiǎo wén yīng 。
fēn míng sì xiě wén jūn hèn , wàn yuàn qiān chóu xián shàng shēng 。

奉和武相公春曉聞鶯

—— 李益

蜀道山川心易驚,緣窗殘夢曉聞鶯。
分明似寫文君恨,萬怨千愁弦上聲。

仄仄平平平仄平,平平平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平仄平。

shǔ dào shān chuān xīn yì jīng , yuán chuāng cán mèng xiǎo wén yīng 。
fēn míng sì xiě wén jūn hèn , wàn yuàn qiān chóu xián shàng shēng 。

  • 收藏
  • 笔记
  • 收藏
  • 做笔记
🐒
译文上移👆 复位🐬 附到原文右边💸 译文下移👇
🔈

译文:
蜀道山川的景色使人心神易被惊动,我靠着窗户,清晨听到了残留在梦中的莺鸟啼声。
这首诗明显描写了文君对我的怨恨之情,她的万般怨怒和千般忧愁都在琴弦上演奏出悲伤的音响。



总结:

这首诗以蜀道山川的景色作为背景,表达了主人公内心的脆弱和易受惊扰的状态。他靠着窗户,在清晨的时刻听到了莺鸟的啼声,这声音似乎勾起了他对文君的思念和怨恨之情。整首诗透露出主人公内心的痛苦和无尽的忧伤,宛如琴弦上弹奏出的悲怆音响。

赏析:
这首诗《奉和武相公春晓闻莺》是唐代诗人李益创作的,诗人以春日的清晨为背景,通过听到莺鸟的歌声,勾勒出了一幅幽静而怀旧的画面。
诗中的"蜀道山川心易惊"一句,描绘了蜀道险峻的地理环境,暗示了人心易受外界干扰的情感状态。接着,诗人写到自己坐在窗前,醒来时听到了晨鸟的歌声,这个场景既有宁静又有唤醒的意味。"缘窗残梦晓闻莺"这句表现了诗人清晨的一种虚幻的梦境,似乎还沉浸在梦中,但又能听到窗外莺鸟的鸣唱。
在接下来的两句中,诗人将梦境与现实相对照,他认为这种清晨的景象分明似乎是在写述"文君恨",即指的是杨贵妃的哀怨和离别之情。这种对比增强了诗中的怀旧情感,使得读者在清晨的宁静中感受到了诗人的内心波澜。
最后两句"万怨千愁弦上声"表现出了诗人内心深处的痛苦和哀怨,他将自己的情感与弦乐声相提并论,暗示了情感的强烈和复杂。整首诗以清晨的景象为背景,以听到莺鸟歌声为线索,巧妙地表现了诗人内心的情感纷扰,给人以深刻的思考和感慨。
标签: 抒情、怀旧、咏物

注:翻译、赏析非标准答案,仅用作辅助理解。

还为您找到 1 首名为《奉和武相公春晓闻莺》的诗:

本文作者李益介绍:🔈

李益,字君虞,姑臧人。大历四年登进士第,授郑县尉,久不调。益不得意,北游河朔,幽州刘济辟爲从事,尝与济诗,有怨望语。宪宗时,召爲秘书少监、集贤殿学士,自负才地,多所凌忽,爲衆不容。谏官举其幽州诗句,降居散秩。俄复用爲秘书监,迁太子宾客、集贤学士、判院事,转右散骑常侍。太和初,以礼部尚书致仕卒。益长於歌诗,贞元末,与宗人李贺齐名,每作一篇,教坊乐人以赂求取,唱爲供奉歌辞。其《征人歌》、《早行篇》,好事画爲屏障。集一卷,今编诗二卷。 查看更多>>

李益的诗:

相关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