èr yuè chūn jiāng bàn sān shǒu qí sān
二月春将半三首 其三 🔈

朝代:宋 (sòng)    作者: 黄希旦 (huáng xī dàn)

二月春将半,霖霪雨尚寒。
松黄收拾晚,狼籍满金坛。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平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

èr yuè chūn jiāng bàn , lín yín yǔ shàng hán 。
sōng huáng shōu shí wǎn , láng jí mǎn jīn tán 。

  • 收藏
  • 笔记
  • 收藏
  • 做笔记
🐒
译文上移👆 复位🐬 附到原文右边💸 译文下移👇
🔈

译文:
二月已过一半,春天的气息渐浓,但雨水仍然不断,寒意依然存在。松树的黄叶逐渐收拾起来,金坛上却乱糟糟一片。



总结:

这首诗描绘了二月天气的变化和环境的状态。诗人用雨水和寒冷的气候来表达春天的渐近,但仍然感受到寒意。诗中的松黄和狼籍满金坛,形象地描绘了季节交替时自然界的景象。

赏析:这是黄希旦的《二月春将半三首 其三》。诗人以写景的方式表现了二月春天的景象,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出了早春时节的特点。
诗中的“二月春将半”表明了时间,正是春天初现,但还未完全来临。接着诗中提到“霖霪雨尚寒”,“霖霪”形容了连续绵长的春雨,暗示着大自然的清洗和滋润,但雨水依然带有寒意,春天尚未真正温暖。这一描写传达了春天初期的湿冷感。
诗中的“松黄收拾晚,狼籍满金坛”描绘了景物。松树的黄叶已经开始凋零,暗示着冬季即将结束,而“金坛”则可能指的是供奉的坛台,被雨水冲刷得一片凌乱。这一景象象征着自然界的变迁,同时也可以引申为人生的起伏和不确定性。
整首诗通过对春天初现的描绘,以及自然景色的比拟,表达了时光的流逝和生活的不稳定性。同时,诗中的描写也带有深厚的文学意境,让人感受到了春天的来临和大自然的韵味。

注:翻译、赏析非标准答案,仅用作辅助理解。

为您找到黄希旦写的《二月春将半三首》系列:

本文作者黄希旦介绍:🔈

黄希旦(一○三三~一○七四),字姬仲(清光绪《邵武府志》卷三○),号支离子,邵武(今属福建)人。九龙观道士。神宗熙宁五年(一○七二)召至京师,後二年逝於太乙宫,年四十二。有《支离子诗集》一卷(《宋史艺文志补》),已佚。《宋诗纪事》卷九○引其诗出《竹堂集》,或爲其文集,今未见,且不见着录。事见明弘治《八闽通志》卷七○。今录诗三十八首。 查看更多>>

黄希旦的诗:

相关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