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īng shàng shū wǎn cí èr shǒu qí èr
丁尚书挽词二首 其二 🔈

朝代:宋 (sòng)    作者: 司马光 (sī mǎ guāng)

丹阙晨趋退,萧然忘世荣。
闲斋虚自白,永日澹无营。
脱落簪缨累,沈冥丘壑情。
贪夫诚有激,千载素风清。

平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仄仄平平仄,平平平仄平。
平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

dān quē chén qū tuì , xiāo rán wàng shì róng 。
xián zhāi xū zì bái , yǒng rì dàn wú yíng 。
tuō luò zān yīng lèi , shěn míng qiū hè qíng 。
tān fū chéng yǒu jī , qiān zǎi sù fēng qīng 。

  • 收藏
  • 笔记
  • 收藏
  • 做笔记
🐒
译文上移👆 复位🐬 附到原文右边💸 译文下移👇
🔈

译文:
丹阙(指宫殿)早已退隐,萧然忘却了世俗的荣华富贵。
在清雅的斋房里,自得其乐,一整天都宁静无忧。
抛弃了华丽的头饰,心境如沉入幽深的山谷。
真正的贪欲者,确实受到激励,但千年来那质朴的风气依然清晰。



总结:

诗人表达了远离尘世的宁静生活态度,舍弃名利的虚华,追求质朴清静的心境。同时,也反思了贪欲带来的动荡与破坏,讴歌了千年来传承的淳朴风尚。

赏析:这首诗《丁尚书挽词二首 其二》是由北宋著名文学家司马光创作的。这首诗表现了作者的离世感慨和对清静生活的向往。
首先,诗人通过“丹阙晨趋退”表现了他对尘世的疏离感,丹阙代表官场,晨趋则是官员早上去工作的场景,而“退”则是离开,这里可理解为作者渴望远离世俗的官场生活。
接下来的句子“萧然忘世荣”表达了诗人对功名利禄的淡漠态度,他已经深刻认识到这些世俗的成就是虚幻的,不值得追求。
“闲斋虚自白,永日澹无营”中的“闲斋”暗示了作者向往的清静生活,他不再奔波劳碌,而是在宁静的斋房里自得其乐,过着从容自在的日子。
“脱落簪缨累,沈冥丘壑情”中的“脱落簪缨”意味着摆脱了繁重的官职,而“沈冥丘壑情”则表达了他对山水幽情的向往,沉浸在自然之中。
最后两句“贪夫诚有激,千载素风清”强调了作者的清高之志,他认为千古以来,真正的清风清人一直如一,不受世俗的诱惑。这句话也可以理解为对贤人风范的崇敬。

注:翻译、赏析非标准答案,仅用作辅助理解。

为您找到司马光写的《丁尚书挽词二首》系列:

本文作者司马光介绍:🔈

司马光(一○一九~一○八六),字君实,号迂夫,晚号迂叟,陕州夏县(今属山西)涑水乡人,世称涑水先生。仁宗景佑五年(一○三八)进士。初仕苏州签判。父死服除,改武成军签判。庆历六年(一○四六),以庞籍荐授馆阁校勘,後受庞籍辟爲并州通判。召还爲开封府推官,累除知制诰,天章阁待制,知谏院。英宗治平三年(一○六六),爲龙图阁直学士。神宗即位,擢翰林学士。熙宁三年(一○七○),因与王安石政见不合,出知永兴军,改判西京留司御史台。六年,以端明学士兼翰林侍读学士居洛阳,主编《资治通鉴》。哲宗即位,召主国政,元佑元年,拜左仆射兼门下侍郎,卒于位,年六十八。赠温国公,谥文正。有文集八十卷,杂着多种。事见《东坡全集... 查看更多>>

司马光的诗:

司马光的词:

相关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