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ài yíng chūn huā zhāo liú láng zhōng
代迎春花招刘郎中 🔈

朝代:唐 (táng)    作者: 白居易 (bái jū yì)

幸与松筠相近栽,不随桃李一时开。
杏园岂敢妨君去,未有花时且看来。

仄仄平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
仄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xìng yǔ sōng yún xiāng jìn zāi , bù suí táo lǐ yī shí kāi 。
xìng yuán qǐ gǎn fáng jūn qù , wèi yǒu huā shí qiě kàn lái 。

咏物 写花 喻人

代迎春花招劉郎中

—— 白居易

幸與松筠相近栽,不隨桃李一時開。
杏園豈敢妨君去,未有花時且看來。

仄仄平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
仄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xìng yǔ sōng yún xiāng jìn zāi , bù suí táo lǐ yī shí kāi 。
xìng yuán qǐ gǎn fáng jūn qù , wèi yǒu huā shí qiě kàn lái 。

  • 收藏
  • 笔记
  • 收藏
  • 做笔记
🐒
译文上移👆 复位🐬 附到原文右边💸 译文下移👇
🔈

译文:
幸亏与松竹同处一起栽,不愿随着桃李花一时开。
杏园哪里敢妨碍你离去,没有花之时你再且看来。

注释:
⑴刘郎中:即刘禹锡。因其曾官主客郎中,故有刘郎中之谓。
⑵松筠(yún):松与竹。因其材质坚韧,经冬不凋,常用以比喻节操坚贞。南齐王融《奉和南海王殿下咏秋胡妻》诗:“日月共为照,松筠俱以贞。”
⑶杏园:园名。故址在今陕西省西安市郊大雁塔南。秦时为宜春下苑地。唐时与慈恩寺南北相直,在曲江池西南,为新进士游宴之地。


赏析:

  “幸与松筠相近栽,不随桃李一时开。”欲写迎春,却落墨于松竹、桃李,曲笔有致。松竹皆岁寒不凋、翠叶常青。迎春则能“带雪冲寒折嫩黄”(韩琦语),最先点缀春色。因而它友于松竹,与纷艳一时的桃李不能同日而语。自古来文士都视松竹为坚贞高洁的象征。陶潜谓:“青松在东园,众草没其姿。”白居易则“植竹窗前,日日观照。”(《竹窗》)说迎春欣喜自得为松竹近邻,实是赞人的高风亮节、卓然独立。唐人爱牡丹,最不喜桃李。刘禹锡《杨柳枝词》道:“城东挑李须臾尽,争似垂杨无限时。”《元和十年自朗州至京戏赠看花诸君子》一诗更以桃花讽刺显赫一时的满朝新贵。白居易曰迎春花“不随桃李一时开”,是麻姑手搔到了刘禹锡心头的痒处。语似平易,实则痛快淋漓。

  “杏园岂敢妨君去,未有花时且看来。”杏园,据说那里是“花卉环周,烟水明媚”。唐代每年科举放榜后,新登进士多游宴于此(见《松窗杂录》)。这是个众芳斗撼 热闹非凡之处。然而迎春花却自有佳处,它先于群芳,应春傲然怒放。迎春花热情地邀请刘禹锡在桃、李、杏等花未开时,不妨来看一看。其超群拔俗的品格,得到了进一步的表现。两句紧扣诗题“招”,极为贴切。“岂敢”二字下得遒劲、有力,“且”字用得玩皮、冷峻。联系刘禹锡的生平事迹看,这两句显然是借花喻人。贞元二十一年(805年)政治革新失败后,刘禹锡、柳宗元等革新派人物一一遭贬。十年后,刘、柳等应召人京,待起用。谁知刘禹锡不肯改悔,游玄都观时作《元和十年自朗州至京戏赠看花诸君子》,讥刺权贵,因之刘、柳等又再度被谗毁、出贬。十四年后,刘禹锡仍然不易初衷,从洛阳一回到长安就旧地重游,并以诙谐、嘲笑的笔调作了《再游玄都观》。诗云:“百亩庭中半是苔,桃花净尽菜花开。种桃道士归何处?前度刘郎今又来。”这不像是渡尽劫波人的口气,倒是有一种坚持立场、九死不悔的战斗精神和胜利后的豪放风度。这正是诗人笔下迎春花的气派。

  刘、白交往数十年,相知甚深。故此诗虽然只就普通的迎春花着笔,却点活了人物的神采,含蓄地写出了刘禹锡的政治倾向、铮铮铁骨和倜傥风流。此可谓是善于小中见大,超然物外。作为一首咏物赠人小诗,非莫逆至交者,写不得这么深致。


创作背景:

  唐文宗大和二年(828年)春,白居易和刘禹锡先后自洛阳返长安,右迁赴任(刘除主客郎中、集贤殿学士)。数年天涯沦落,今朝相逢京城,感慨颇多。其时迎春花正盛开,似欲迎人。于是白居易代花招客,作了这首风趣隽永的小诗赠刘禹锡。

注:翻译、赏析非标准答案,仅用作辅助理解。

本文作者白居易介绍:🔈

白居易,字乐天,下邽人。贞元中,擢进士第,补校书郎。元和初,对制策,入等,调盩厔尉、集贤校理,寻召爲翰林学士、左拾遗,拜赞善大夫。以言事贬江州司马,徙忠州刺史。穆宗初,徵爲主客郎中、知制诰,复乞外,历杭、苏二州刺史。文宗立,以秘书监召,迁刑部侍郎。俄移病,除太子宾客分司东都,拜河南尹。开成初,起爲同州刺史,不拜,改太子少傅。会昌初,以刑部尚书致仕。卒赠尚书右仆射,諡曰文。自号醉吟先生,亦称香山居士。与同年元稹酬咏,号元白;与刘禹锡酬咏,号刘白。《长庆集》诗二十卷,後集诗十七卷,别集补遗二卷,今编诗三十九卷。 白居易字乐... 查看更多>>

白居易的诗:

相关诗词:

迎春花 (yíng chūn huā)

朝代:宋    作者: 刘敞

华省当时绿鬓郎,金樽美酒醉红芳。
今日对花不成饮,春愁已与草俱长。

仄仄平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
仄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白水见梅忆士特 (bái shuǐ jiàn méi yì shì tè)

朝代:宋    作者: 刘子翬

去年看梅时,中郎共开樽。
今年看梅时,独招中郎魂。
悲欢聚散谁作恼,拟欲问春春不言。

仄仄平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
仄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翫迎春花赠杨郎中 (wán yíng chūn huā zèng yáng láng zhōng)

朝代:唐    作者: 白居易

金英翠萼带春寒,黄色花中有几般。
凭君与向游人道,莫作蔓菁花眼看。

仄仄平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
仄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写景 劝诫

次韵日新见招 (cì yùn rì xīn jiàn zhāo)

朝代:宋    作者: 王灼

闻道山中熟腊醅,悬知瓮面唤春回。
桃花亦解相勾引,前度刘郎拟独来。

仄仄平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
仄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迎春花二首 其一 (yíng chūn huā èr shǒu qí yī)

朝代:宋    作者: 刘敞

穠李繁桃刮眼眀,东风先入九重城。
黄花翠蔓无人顾,浪得迎春世上名。

仄仄平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
仄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写景 抒情

迎春花二首 其二 (yíng chūn huā èr shǒu qí èr)

朝代:宋    作者: 刘敞

沈沈华省锁红尘,忽地花枝觉岁新。
为问名园最深处,不知迎得几多春。

仄仄平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
仄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代梁总挽郑舜举侍郎四首 其二 (dài liáng zǒng wǎn zhèng shùn jǔ shì láng sì shǒu qí èr)

朝代:宋    作者: 刘宰

九重虚己竚论思,千载风云彼一时。
贝锦谁为当日事,角招空赋昔人诗。

仄仄平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
仄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望石首山 其二 (wàng shí shǒu shān qí èr)

朝代:宋    作者: 王十朋

巴夔之山厌太多,荆江其奈无山何。
舟中遥遥望石首,一点亦足供吟哦。
舣舟亦向刘郎洑,应是刘郎招我宿。
刘郎如问旧江山,永安宫草年年绿。

仄仄平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
仄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诉衷情 一 (sù zhōng qíng yī)

朝代:唐    作者: 毛文锡

桃花流水漾纵横,春昼彩霞明。
刘郎去,阮郎行,惆怅恨难平。
愁坐对云屏,筭归程。
何时携手洞边迎,诉衷情。

仄仄平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
仄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送姚合郎中任杭州 (sòng yáo hé láng zhōng rèn háng zhōu)

朝代:唐    作者: 刘得仁

水陆中分程,看花一月行。
会稽山隔浪,天竺树连城。
候吏齎鱼印,迎船载斾旌。
渡江春始半,列屿草初生。

仄仄平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
仄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送别 写景 抒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