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ì yùn xiàng jūn shòu gǎn qiū èr shǒu qí èr
次韵向君受感秋二首 其二 🔈

朝代:宋 (sòng)    作者: 汪藻 (wāng zǎo)

向侯拄笏意千里,肯为俗弹头上冠。
何时盛之青琐闼,妙语付以乌丝栏。
日边人去鴈行断,江上秋高枫叶寒。
向来叔度傥公是,一见使我穷愁寛。

仄平仄仄仄平仄,仄平仄○平仄○。
平平仄平平仄仄,仄仄仄仄平平平。
仄平平仄仄○仄,平仄平平平仄平。
仄平仄仄仄平仄,仄仄仄仄平平平。

xiàng hóu zhǔ hù yì qiān lǐ , kěn wèi sú tán tóu shàng guān 。
hé shí shèng zhī qīng suǒ tà , miào yǔ fù yǐ wū sī lán 。
rì biān rén qù yàn xíng duàn , jiāng shàng qiū gāo fēng yè hán 。
xiàng lái shū dù tǎng gōng shì , yī jiàn shǐ wǒ qióng chóu kuān 。

  • 收藏
  • 笔记
  • 收藏
  • 做笔记
🐒
译文上移👆 复位🐬 附到原文右边💸 译文下移👇
🔈

译文:
向侯手拄着笏板,意境千里,却愿意为世俗之人弹奏头上的冠乐。
何时让我康盛起来,在青色琐闼之间,与他交流妙语,倚着乌丝栏杆。
日头偏西,人已远去,雁行断绝,江水上空,秋高气爽,枫叶渐冷。
一直以来,叔度和傥公都是我仰慕的人,一见他们,我的忧愁烦恼都会消散。

全文大意:诗人表达了对侯手拄笏板意境高远、愿意为俗世弹奏冠乐的赞美。他期望有一天能在青色琐闼间与有才之人交流,倚栏聆听他们的妙语。诗中还描写了日落时分江边秋景,雁行飞过,枫叶纷纷飘落。最后,诗人赞美了叔度和傥公,称见到他们时所有的烦忧都会消散。

赏析:这首诗是汪藻的《次韵向君受感秋二首 其二》,以表达诗人对向侯的赞美和感慨之情。诗中通过一系列生动的景物和情感描写,展现出了作者的深情和对友情的珍视。
首先,诗人用“向侯拄笏意千里”来形容向侯举止不凡,思考深远,不愿陷入平庸之中。拄笏是古代文士常用的礼仪之物,表示向侯的高雅和品位。接着,诗人提到“何时盛之青琐闼”,表达了对向侯前程似锦的期望,希望他能在清华玉门之间有所作为。妙语交流则以“妙语付以乌丝栏”来描写,乌丝栏象征了深夜的交谈,这种亲近的友情使诗人感到温馨。
接下来的两句描述了秋天的景色,诗人用“日边人去鴈行断”描绘了鸟儿南飞,日落西山的壮丽景象,以及江水上的红叶点点。这些景色与诗人的心情相呼应,增强了秋天的寂寥感。最后,诗人表达了对向侯的深厚感情,认为一见向侯就能化解自己的忧愁和困顿,这种友情是无价之宝。

注:翻译、赏析非标准答案,仅用作辅助理解。

为您找到汪藻写的《次韵向君受感秋二首》系列:

本文作者汪藻介绍:🔈

汪藻(一○七九~一一五四),字彦章,饶州德兴(今属江西)人。徽宗崇宁二年(一一○三)进士,调婺州观察推官,改宣州教授。除《九域图志》所编修官,迁着作佐郎。政我八年(一一一八),因忤宰相王黼,出通判宣州,罢,提点江州太平观。钦宗即位,召爲起属舍人。高宗即位,试中书舍人。建炎二年(一一二八),爲宰相黄潜善所恶,罢(《宋会要辑稿》职官七○之六)。未几,复召爲中书舍人,擢给事中、兵部侍郎。绍兴元年(一一三一),兼侍讲,拜翰林学士(同上书崇儒七之一、职官六之五三);出知湖州,因事停官。起知抚州,岁余罢,听辟属纂修日历。八年,上所编书,除显谟阁学士知徽州。十二年,知泉州,移宣州。以尝爲蔡京、王黼门客,夺驶... 查看更多>>

汪藻的诗:

汪藻的词:

相关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