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ū fú hòu fēng yǔ dùn liáng yǒu gǎn sān shǒu qí sān
出伏後风雨顿凉有感三首 其三 🔈

朝代:宋 (sòng)    作者: 张耒 (zhāng lěi)

残暑扇中尽,新凉枕上归。
微云起平远,空碧上朝曦。
稍感夏衣薄,渐伤高叶稀。
来鸿飞集喜,卒岁稻粱肥。

平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平平仄平仄,仄仄仄平平。
仄仄仄平仄,仄平平仄平。
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cán shǔ shàn zhōng jìn , xīn liáng zhěn shàng guī 。
wēi yún qǐ píng yuǎn , kōng bì shàng cháo xī 。
shāo gǎn xià yī báo , jiàn shāng gāo yè xī 。
lái hóng fēi jí xǐ , zú suì dào liáng féi 。

  • 收藏
  • 笔记
  • 收藏
  • 做笔记
🐒
译文上移👆 复位🐬 附到原文右边💸 译文下移👇
🔈

译文:
残暑时节,电扇渐渐停止了运转,只剩微风拂面。我将新鲜的凉枕放在枕头上,准备就寝回家了。
微云在远处平展开来,天空的碧蓝宛如朝霞初升。虽然渐渐感觉到夏衣薄了,但高处的叶子也开始稀落,预示着秋天的临近。
突然,一群鸿雁飞过,它们飞成一队队的喜庆景象。这是来自南方的鸿雁,预示着丰收的喜讯。丰收的一年结束了,稻谷和粮食都收获丰富。

赏析:这首诗《出伏後风雨顿凉有感三首 其三》是张耒的作品,表达了出了伏天后的清凉和丰收的景象。诗人用简洁的语言描绘了残暑已过,初秋的宜人天气。在第一节中,他提到了“微云起平远”,这一景象使人感受到了一股清新的气息,预示着天空逐渐变得湛蓝。在第二节中,诗人提到“稍感夏衣薄”,意味着天气的凉爽已经让人感到了秋意渐浓,夏衣逐渐变得单薄。而“渐伤高叶稀”则暗示了秋叶的凋零,进一步突出了季节的变化。最后两节中,诗人通过“来鸿飞集喜”和“卒岁稻粱肥”表达了农田的丰收,充满了对美好未来的期待和祝愿。

注:翻译、赏析非标准答案,仅用作辅助理解。

为您找到张耒写的《出伏後风雨顿凉有感三首》系列:

本文作者张耒介绍:🔈

张耒(一○五四~一一一四),字文潜,人称宛丘先生,祖籍亳州谯县(今安徽亳州),生长於楚州淮阴(今江苏淮阴西南)。爲诗文服膺苏轼,与黄庭坚、晁补之、秦观并称苏门四学士。神宗熙宁六年(一○七三)进士,授临淮主簿。元丰元年(一○七八),爲寿安尉。七年,迁咸平丞。哲宗元佑元年(一○八六),以太学录召试馆职,历秘书丞、着作郎、史馆检讨。元佑末,擢起居舍人。哲宗亲政,以直龙图阁学士出知润州,未几,改宣州。绍圣三年(一○九六),管勾明道宫。四年,坐党籍落职,谪监黄州酒税。元符二年(一○九九),改监复州酒税。徽宗即位,起通判黄州,迁知兖州,召爲太常少卿,出知颍州、汝州。崇宁元年(一一○二),因党论复起,贬房州... 查看更多>>

张耒的诗:

张耒的词:

相关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