ān zhōu zhāng dà qīng wǎn cí sān shǒu qí sān
安州张大卿挽词三首 其三 🔈

朝代:宋 (sòng)    作者: 范纯仁 (fàn chún rén)

寒风咽笳鼓,晓月带旌旛。
触目伤陈迹,书绅记绪言。
应山藏石椁,梦泽对松门。
逝水何由止,清名後世存。

平平仄平仄,仄仄仄平平。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hán fēng yàn jiā gǔ , xiǎo yuè dài jīng fān 。
chù mù shāng chén jì , shū shēn jì xù yán 。
yìng shān cáng shí guǒ , mèng zé duì sōng mén 。
shì shuǐ hé yóu zhǐ , qīng míng hòu shì cún 。

抒情 咏史

  • 收藏
  • 笔记
  • 收藏
  • 做笔记
🐒
译文上移👆 复位🐬 附到原文右边💸 译文下移👇
🔈

译文:
寒风咽笳鼓,晓月带旌旗。
触目伤陈迹,书绅记绪言。
应山藏石椁,梦泽对松门。
逝水何由止,清名后世存。

全诗简述:诗中描绘了一幅古战场景象。寒风凛冽中,笳鼓悲鸣,军旗在朝阳的映照下随风飘扬。眼前的景象令人伤感,回忆着历史的沧桑。书写文官们记载历史的言辞。历史长河中,那些重要人物的陵墓被安放在山中,而他们的梦想与志向永远与高耸的松门相依相托。然而,时间流逝如水,不停止地向前流淌,但这些杰出人物的名字却永存于后世,流传不息。

赏析:这首诗是范纯仁的《安州张大卿挽词三首》中的第三首,表达了对逝去的时光和英雄的缅怀之情。诗中描写了寒风笳鼓、晓月旌旗的景象,勾勒出了一幅壮丽的历史画面。
首句"寒风咽笳鼓,晓月带旌旛"通过自然景物的描写,将读者带入了当时的战场氛围。咽笳鼓和晓月都是寓意着战争的元素,表现出那个时代的激烈和紧张。
接下来的几句"触目伤陈迹,书绅记绪言。"则表现了诗人对历史的追忆和感慨,"陈迹"指的是过去的痕迹,"绪言"则指的是传世的文字记载,这里突显了历史传承的重要性。
诗中还提到"应山藏石椁,梦泽对松门。",这些地名和景物都是历史上的重要地点,诗人以之来点缀自己的感情,增加了诗意的深度。
最后两句"逝水何由止,清名後世存。"表达了时间的无情流逝,但伟大的名字却能够传世,永存人们的记忆中。这是对英雄的赞颂和对历史长河的思考。

注:翻译、赏析非标准答案,仅用作辅助理解。

为您找到范纯仁写的《安州张大卿挽词三首》系列:

本文作者范纯仁介绍:🔈

范纯仁(一○二七~一一○一),字尧夫,吴县(今江苏苏州)人。仲淹次子。早年以父荫爲太常寺太祝,举仁宗皇佑元年(一○四九)进士,均因侍父不仕。父卒,初知襄城县,移许州观察判官、知襄邑县。英宗治平元年(一○六四)擢江东转运判官,召爲殿中侍御史。因“濮议”事出通判安州,改知蕲州。神宗即位,召爲起居舍人,同知谏院,因忤王安石,出知河中府,移知庆州、信阳军、齐州。请罢,提举西京留司御史台。哲宗元佑元年(一○八六),复知庆州,未几,召爲给事中,同知枢密院事。三年,拜尚书右仆射兼中书侍郎。哲宗亲政,用章惇爲相,遂坚辞执政,出知颍昌府。後因元佑党籍,连贬武安军节度副使、永州安置。徽宗即位,分司南京、邓州居住。... 查看更多>>

范纯仁的诗:

范纯仁的词:

相关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