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hōu xiàn zhī yòng yú sòng zhào zǐ yōng shī yùn zuò shǔ dé zǔ jí yú tóng zuò èr shǒu qí èr
周宪之用余送赵子雍诗韵作属德祖及余同作二首 其二 🔈

朝代:宋 (sòng)    作者: 程俱 (chéng jù)

大云吴中士,妙学兼般舟。
笔下走三峡,胸中包九流。
考古自坟典,探玄极方州。
别来十五年,邂逅一笑休。
作书不求闻,取重惟桓侯。
尚北宫独冷,尘埃忘跖丘。
尔者稍荐贤,蒲轮遂西游。
会当君相间,作诗继何尤。
遥知市门子,人不堪其忧。

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仄仄仄○仄,平○平仄平。
仄仄仄○仄,平平仄平平。
仄平仄仄平,仄仄仄仄平。
仄平仄平○,仄○平平平。
仄仄平仄仄,平平仄仄平。
仄仄仄仄平,平平仄平平。
仄○平○○,仄平仄平平。
平平仄平仄,平仄平○平。

dà yún wú zhōng shì , miào xué jiān bān zhōu 。
bǐ xià zǒu sān xiá , xiōng zhōng bāo jiǔ liú 。
kǎo gǔ zì fén diǎn , tàn xuán jí fāng zhōu 。
bié lái shí wǔ nián , xiè hòu yī xiào xiū 。
zuò shū bù qiú wén , qǔ chóng wéi huán hóu 。
shàng běi gōng dú lěng , chén āi wàng zhí qiū 。
ěr zhě shāo jiàn xián , pú lún suì xī yóu 。
huì dāng jūn xiāng jiàn , zuò shī jì hé yóu 。
yáo zhī shì mén zǐ , rén bù kān qí yōu 。

  • 收藏
  • 笔记
  • 收藏
  • 做笔记
🐒
译文上移👆 复位🐬 附到原文右边💸 译文下移👇
🔈

译文:
大云吴中士,是个学识渊博的人,同时也精通船舶技艺。他行走在三峡之间,心中包含着各种学问。他对考古学有深入研究,探寻着玄妙之地,追寻方州的奥秘。与他别离已有十五年,此时偶然相遇,只是轻轻一笑就放下了过去的种种。
他写作并不追求名声,只求得到桓侯的赞许。北宫虽然冷落,但他不留心尘埃,把忘却在跖丘的一切琐事。他曾经向人推荐过许多贤才,因此蒲轮便跟着他一起西游。
将来的某一天,也许他会成为一位宰相,与他作诗的人又该何尤之有呢?但遥远的他已经知道市门子的人,他们忧心忡忡,无法承受那些忧虑。

这首诗的主题包含多个方面,包括文化、学问、友情、政治以及对未来的展望。以下是赏析:
这首诗表达了程俱对赵子雍的深切敬意和友情。他描述赵子雍是一个博学多才的士人,精通各种学问,不仅是一位文学家,还涉猎历史、哲学和政治。诗中提到他的文笔如行云流水,能够描绘出壮丽的自然景色("笔下走三峡"),并有着广泛的知识("胸中包九流")。
程俱还提到了赵子雍的学问追求,他不仅研究古代文献("考古自坟典"),还追求玄学的极致("探玄极方州")。这反映了赵子雍对知识的渴望和对真理的不懈追求。
在诗中,程俱回顾了他们分别已经十五年,然后重逢的情景,这一重逢让他们欣然相见,表现了深厚的友情。他们不求自己的文学作品广为传颂,而是追求作为士人的高尚道德和政治成就("作书不求闻,取重惟桓侯")。
最后,诗人展望了未来,预言了他们会在政治上扮演重要角色,并希望能够减轻民众的痛苦。这里也表达了他们对社会进步和政治责任的期望。

注:翻译、赏析非标准答案,仅用作辅助理解。

为您找到程俱写的《周宪之用余送赵子雍诗韵作属德祖及余同作二首》系列:

本文作者程俱介绍:🔈

程俱(一○七八~一一四四),字致道,衢州开化(今属浙江)人。哲宗绍圣四年(一○九七),以外祖荫补苏州吴江县主簿,监舒州太湖盐场,以上书论事罢。徽宗政和元年(一一一),起知泗州临淮县,官满後寓吴。因叶梦得荐爲着作佐郎,未几出管勾岱岳观。宣和二年(一一二○),赐上舍上第。三年,除礼部员外郎,以病告归。高宗建炎三年(一一二九),自太常少卿知秀州,金兵据临安,弃城退保华亭。绍兴元年(一一三一),爲秘书少监,上《麟台故事》五卷,擢中书舍人。二年,因言事爲言官论弃秀州事,罢职求举江州太平观。秦桧当政,诏除集英殿修撰、徽猷阁待制,皆不赴。十四年,卒,年六十七。有《北山小集》四十卷。事见宋程瑀《程公行状》(四... 查看更多>>

程俱的诗:

相关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