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èng lǐ dìng zī shēn qí yī
赠李定资深 其一 🔈

朝代:宋 (sòng)    作者: 王令 (wáng lìng)

涉川固有道,造舟不如梁。
曾闻水覆舟,不闻死乘杠。
奈何掲厉子,先先勇褰裳。
岂尽水害人,固亦谋非臧。

仄平仄仄仄,仄平仄○平。
平○仄仄平,仄○仄○平。
仄平仄仄仄,平平仄平平。
仄仄仄仄平,仄仄平平平。

shè chuān gù yǒu dào , zào zhōu bù rú liáng 。
céng wén shuǐ fù zhōu , bù wén sǐ chéng gàng 。
nài hé jiē lì zǐ , xiān xiān yǒng qiān shang 。
qǐ jìn shuǐ hài rén , gù yì móu fēi zāng 。

贈李定資深 其一

—— 王令

涉川固有道,造舟不如梁。
曾聞水覆舟,不聞死乘杠。
奈何掲厲子,先先勇褰裳。
豈盡水害人,固亦謀非臧。

仄平仄仄仄,仄平仄○平。
平○仄仄平,仄○仄○平。
仄平仄仄仄,平平仄平平。
仄仄仄仄平,仄仄平平平。

shè chuān gù yǒu dào , zào zhōu bù rú liáng 。
céng wén shuǐ fù zhōu , bù wén sǐ chéng gàng 。
nài hé jiē lì zǐ , xiān xiān yǒng qiān shang 。
qǐ jìn shuǐ hài rén , gù yì móu fēi zāng 。

  • 收藏
  • 笔记
  • 收藏
  • 做笔记
🐒
译文上移👆 复位🐬 附到原文右边💸 译文下移👇
🔈

译文:
涉水的道理固然有,但建造船只还是不如建造梁木桥梁来得好。我曾听说过船只在水中翻覆,却未听闻过死者仍然紧紧抓着船桨的事。可是,为何还要掀起衣裳冒险渡水呢?应该是为了先先勇敢,敢于冒险的缘故。虽然水灾可能不全然是不可避免的,固然其中也隐藏着人为的谋划。

赏析:这首诗《赠李定资深 其一》由唐代王令创作,描述了制造船只的过程和其中的困难,以及对勇敢的水手的赞美。诗人通过舟船的制造和航行来表达了人生的艰辛和挑战,以及在面对困难时的坚韧和勇气。
首句“涉川固有道,造舟不如梁。”表明诗人要涉水渡河,采用的舟船制造方法并不如梁木制造的船只稳固。这句中写景的成分明显,反映出作者对水路的了解和制造技艺的不足。
第二句“曾闻水覆舟,不闻死乘杠。”暗示了水路上的危险,但强调的是勇敢的水手并不害怕面对危险。这里涉及到抒情的情感,表达了对冒险者的尊重。
接下来的两句“奈何掲厉子,先先勇褰裳。”再次强调了勇敢和坚韧的品质,诗人称赞那些敢于面对危险的人,他们像掌舵的人一样坚定,像杆子上的人一样勇敢。
最后两句“岂尽水害人,固亦谋非臧。”意味着水路上的危险并不完全是水性的问题,也可能与计划和谋略有关。这句话反映了诗人对人生困难的一种思考,不仅要有勇气,还需要智慧和计划。

注:翻译、赏析非标准答案,仅用作辅助理解。

为您找到王令写的《赠李定资深》系列:

本文作者王令介绍:🔈

王令(一○三二~一○五九),字逢原,初字锺美,原籍元城(今河北大名)。因幼年丧父,育於游宦广陵之叔父王乙,遂占籍广陵(今江苏扬州)。少时尚意气,後折节力学。不求仕进,以教授生徒爲生,往来於瓜州、天长、高邮、润州、江阴等地。仁宗至和元年(一○五四),王安石奉召晋京,途经高邮,令投赠诗文,获安石赏识,结爲知己,遂公文学知名。卒於嘉佑四年,年二十八。有《广陵先生文集》,长期以抄本流传,分卷多寡不一。事见王安石《王逢原墓志铭》及门人刘发《广陵先生传》(见《广陵集》附录)。 王令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广陵集》三十卷(其中诗十八卷)爲底本。校以明抄本(简称明本,藏北京图书馆)、一九二二年吴兴刘氏嘉业... 查看更多>>

王令的诗:

相关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