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ú guò xīng zhōu tài shǒu cháo hóu yán zhī wū dōng chí qíng bì tíng qiě dào qí suǒ yǐ wéi cǐ chí tíng zhī yì shǐ yú fù shī
余过兴州太守晁侯延之於东池晴碧亭且道其所以为此池亭之意使余赋诗 🔈

朝代:宋 (sòng)    作者: 文同 (wén tóng)

郑谷题诗处,荒凉不复知。
使君来问日,景物欲归时。
崖巘供清溜,亭台绕翠漪。
主人怜过客,借与傲炎曦。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仄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平仄仄平仄,平平仄仄平。
仄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zhèng gǔ tí shī chù , huāng liáng bù fù zhī 。
shǐ jūn lái wèn rì , jǐng wù yù guī shí 。
yá yǎn gòng qīng liū , tíng tái rào cuì yī 。
zhǔ rén lián guò kè , jiè yǔ ào yán xī 。

余過興州太守晁侯延之於東池晴碧亭且道其所以爲此池亭之意使余賦詩

—— 文同

鄭谷題詩處,荒凉不復知。
使君來問日,景物欲歸時。
崖巘供清溜,亭臺繞翠漪。
主人憐過客,借與傲炎曦。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仄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平仄仄平仄,平平仄仄平。
仄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zhèng gǔ tí shī chù , huāng liáng bù fù zhī 。
shǐ jūn lái wèn rì , jǐng wù yù guī shí 。
yá yǎn gòng qīng liū , tíng tái rào cuì yī 。
zhǔ rén lián guò kè , jiè yǔ ào yán xī 。

繁体原文 收起原文 韵律对照 收起韵律 注音对照 收起注音
  • 收藏
  • 笔记
  • 收藏
  • 做笔记
🐒
译文上移👆 复位🐬 附到原文右边💸 译文下移👇
🔈

译文:
郑谷在写诗的地方,荒凉的景象已经不再熟悉。使君前来询问光景的变化,周围的景物似乎也在渐渐归于寂静。崖巘之间流淌清澈的水,亭台围绕着翠绿的波纹。主人怜悯过往的客人,借给他们傲视炎热的太阳之时光。



总结:

诗人描述了郑谷处的景象荒凉而陌生,使君前来询问时,周围景物似乎正在归于寂静。然后,描绘了清澈的水流、翠绿的亭台,以及主人慈善待客的场景。

赏析:这首诗《余过兴州太守晁侯延之於东池晴碧亭且道其所以为此池亭之意使余赋诗》是文同郑谷所作,描述了诗人在兴州拜访太守晁侯延之时,欣赏到了一处美丽的东池亭景色,然后应太守的请求创作了这首诗。
首先,诗人以“郑谷题诗处”来引出诗的背景,说明这是在某处地方留下诗篇的地点,接着描述这个地方“荒凉不复知”,显示了这是一片幽静、荒凉之地,可能是一个鲜为人知的角落。
在第二、三句中,诗人表现了太守晁侯延之的到来,他来到这里,询问兴州的景色和时节。这里景物“欲归时”,意味着时节已经过去,景色即将消失。这种描写增加了时光流转的感慨。
接下来的两句中,诗人以“崖巘供清溜,亭台绕翠漪”来形容了池亭的美景。清澈的溪水从崖巘中流过,亭台依水而建,营造出一幅宁静而美丽的画面。
最后两句则表达了太守主人慷慨好客的品质,他怜悯过客,愿意借给他们这美丽的景色,使他们能够远离酷热的太阳,感受到清凉和舒适。

注:翻译、赏析非标准答案,仅用作辅助理解。

本文作者文同介绍:🔈

文同(一○一八~一○七九),字与可,号笑笑先生,人称石室先生,梓州永泰(今四川盐亭东)人。仁宗皇佑元年(一○四九)进士,初仕邛州军事判官。至和二年(一○五五)调静难军节度判官,嘉佑四年(一○五九)召试馆职。六年,出通判邛州。英宗治平二年(一○六五)改汉州。三年,迁知普州。神宗熙宁三年(一○七○)召知太常礼院。因议新法不合,四年,出知陵州,历知兴元府、洋州。元丰元年(一○七八)改知湖州。二年,赴任途中卒于陈州,年六十二。文同除诗外尤以墨竹知名,画家称文湖州竹派。後人编有《丹渊集》四十卷,拾遗二卷,附范百禄所撰墓志及家诚之所撰年谱。《宋史》卷四四三有传。 文同诗二十卷,以《四部丛刊》初编影印毛晋汲... 查看更多>>

文同的诗:

相关诗词:

通叟年兄视以柳侯庙诗三首辄亦有作所谓增来章之美也 其一 (tōng sǒu nián xiōng shì yǐ liǔ hóu miào shī sān shǒu zhé yì yǒu zuò suǒ wèi zēng lái zhāng zhī měi yě qí yī)

朝代:宋    作者: 晁说之

平昔柳侯庙,拾君诗兴余。
帝阍谁掌制,天步此贞符。
敢恨初沈佩,惟惭再索车。
罗池聊自戏,况复已榛芜。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仄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平仄仄平仄,平平仄仄平。
仄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