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óu shān sān shǒu qí èr
游山三首 其二 🔈

朝代:宋 (sòng)    作者: 邵雍 (shào yōng)

春尽登临正得宜,人情天气两融怡。
泛舟伊水风回夜,垂钓溪门月上时。
逸兴剧凭诗放肆,病躯唯仰酒扶持。
浮生日月无多子,忍向其间更敛眉。

平仄平平仄仄平,平平平仄仄平平。
仄平平仄平平仄,平仄平平仄仄平。
仄仄仄平平仄仄,仄平仄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chūn jìn dēng lín zhèng dé yí , rén qíng tiān qì liǎng róng yí 。
fàn zhōu yī shuǐ fēng huí yè , chuí diào xī mén yuè shàng shí 。
yì xīng jù píng shī fàng sì , bìng qū wéi yǎng jiǔ fú chí 。
fú shēng rì yuè wú duō zǐ , rěn xiàng qí jiān gèng liǎn méi 。

  • 收藏
  • 笔记
  • 收藏
  • 做笔记
🐒
译文上移👆 复位🐬 附到原文右边💸 译文下移👇
🔈

译文:
春天即将结束,登临高处正是适宜的时候,人们的情绪与天气都融洽宜人。在夜晚,我泛舟在伊水上,微风吹拂着我的脸颊,水面上倒映着皎洁的月光。我静静地垂钓在溪门旁,正是月上时分。逸兴浮躁时,我便尽情地写诗,放肆地表达自己的情感,而我病弱的身躯只能仰仗酒来支持。人的一生如浮生般短暂,时间如同日月,匆匆而过。在这有限的时光中,我必须忍耐着,收敛自己的眉宇,去面对生活的种种挑战。

赏析:这首诗是邵雍的《游山三首》之二,表达了诗人登山游玩的心情。诗中运用了丰富的山水自然景色描写,以及诗人自身的感受和心境。
首节描述了春天的景色,春尽之际登山正是合适的时候,这时的天气宜人,人情也和谐融洽,暗示了诗人的心情舒畅,与周围的环境融为一体。
第二节描写了诗人泛舟在伊水上,风回夜晚,垂钓于溪门之畔,月光洒在水面,营造出宁静和幽雅的画面。这里的自然景色和宁静的氛围都让诗人感到宴游的快乐。
第三节表达了诗人的豪放和放肆,他在逸兴之余,放纵自己,借酒来扶持病躯。然而,最后两句又反映出诗人对时间的深思熟虑,生命短暂,不宜沉湎其中,需要收敛心志。

注:翻译、赏析非标准答案,仅用作辅助理解。

为您找到邵雍写的《游山三首》系列:

还为您找到 1 首名为《游山三首 其二》的诗:

本文作者邵雍介绍:🔈

邵雍(一○一一~一○七七),字尧夫。祖籍范阳(今河北涿州),早年随父移居共城(今河南辉县)苏门山下,筑室苏门山百源上读书,学者称百源先生。与周敦颐、程颐、程颢齐名,以治《易》、先天象数之学着称。仁宗皇佑元年(一○四九)定居洛阳,以教授生徒爲生。嘉佑七年(一○六二),西京留守王拱辰就洛阳天宫寺西天津桥南五代节度使安审琦宅故基建屋三十间,爲雍新居,名安乐窝,因自号安乐先生。仁宗嘉佑及神宗熙宁初,曾两度被荐举,均称疾不赴。富弼、司马光、吕公着等退居洛阳时,恒相从游。熙宁十年卒,年六十七。哲宗元佑中赐谥康节。有《伊川击壤集》二十卷。《宋史》卷四二七有传。 邵雍诗,以张蓉镜,邵渊耀跋明初刻《伊川击壤集》... 查看更多>>

邵雍的诗:

相关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