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òu hé zài jì èr shǒu qí yī
又和再寄二首 其一 🔈

朝代:宋 (sòng)    作者: 范祖禹 (fàn zǔ yǔ)

青春忽已过,白髪不须惊。
招隠寻居士,论文访友生。
到来尘虑息,归去梦魂清。
尚想穿幽径,楸花间紫荆。

平平仄仄平,仄仄仄平平。
平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仄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qīng chūn hū yǐ guò , bái fà bù xū jīng 。
zhāo yǐn xún jū shì , lùn wén fǎng yǒu shēng 。
dào lái chén lǜ xī , guī qù mèng hún qīng 。
shàng xiǎng chuān yōu jìng , qiū huā jiān zǐ jīng 。

  • 收藏
  • 笔记
  • 收藏
  • 做笔记
🐒
译文上移👆 复位🐬 附到原文右边💸 译文下移👇
🔈

译文:
青春忽已过,白发不必惊。
招隐寻居士,论文访友生。
到来尘虑息,归去梦魂清。
尚想穿幽径,楸花间紫荆。



总结:

诗人在诗中表达了对光阴流逝和衰老的感慨,青春已逝,白发已现,但并不感到惊讶。他希望能够招呼隐居的士人,一同讨论文学,拜访友人,共同度过余生。在诗人与友人的交往中,种种尘世的烦忧得到了消解,心灵变得清明。然而,尽管已经老去,诗人仍然怀念青春时期在幽静的径路上漫步的景象,希望能在楸树和紫荆花之间,再度体验幽静的美好时光。

赏析:这首诗是范祖禹创作的古诗,表达了对青春逝去、年华老去的感慨,以及对退隐山林、清静自然生活的向往。
首先,诗人在诗的前两句中,写出了青春的逝去和白发的出现,表现了时间不可逆转的流逝,这是人生常见的主题之一。然而,诗人并没有因此感到惊慌,而是以平静的态度面对,这体现了诗人的淡然和豁达。
接着,诗人提到了招隐寻居士,论文访友生,这些词语表达了诗人追求清静、远离尘世的愿望。他似乎渴望在山林中与朋友们讨论文学和人生,这是一种追求内心平静和智慧的表现。
在诗的后半部分,诗人写到到来尘虑息,归去梦魂清。这句话表达了在退隐生活中,诗人希望可以摆脱世俗的烦扰,让内心得到平静,梦想也变得清晰。尚想穿幽径,楸花间紫荆,这句话则描绘了诗人向往的山林生活,追求幽静和自然之美。
总的来说,这首诗表现了诗人对青春流逝和人生追求的思考,以及对清静山水生活的向往之情。

注:翻译、赏析非标准答案,仅用作辅助理解。

为您找到范祖禹写的《又和再寄二首》系列:

本文作者范祖禹介绍:🔈

范祖禹(一○四一~一○九八),字淳甫(一作淳夫、纯父),一字梦得,成都华阳(今四川成都)人。仁宗嘉佑八年(一○六三)进士。初仕资州龙水令(本集《送七主簿赴龙水》),後从司马光编修《资治通鉴》,居洛阳十二年(本集,初到玉堂)诗》。神宗元丰元年(一○七八),爲秘书省正字。哲宗元佑元年(一○八六),除着作佐郎、修《神宗实录》检讨,迁着作郎兼侍讲。四年,拜右谏议大夫,迁给事中,兼国史院修撰,爲礼部侍郎。六年,拜翰林学士,因叔百禄在中书,改侍讲学士。八年,因反对章惇入相,以龙图阁学士出知陕州。後以元佑党籍连贬武安军节度副使、昭州别驾,安置永州、贺州,又徙宾州、化州。元符个元年卒,年五十八。高宗建炎二年(... 查看更多>>

范祖禹的诗:

范祖禹的词:

相关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