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òu hé qián yùn èr shǒu qí yī
又和前韵二首 其一 🔈

朝代:宋 (sòng)    作者: 释德洪 (shì dé hóng)

头白逢人宛似新,自嗟世态不容真。
君才廓落宜无合,我语刚强屡被瞋。
千里来寻非爱雪,一时行乐谩游春。
邻居冷淡应相笑,数夕温然语话频。

平仄平平仄仄平,仄平仄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平仄平平平仄仄,仄平仄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tóu bái féng rén wǎn sì xīn , zì jiē shì tài bù róng zhēn 。
jūn cái kuò luò yí wú hé , wǒ yǔ gāng qiáng lǚ bèi chēn 。
qiān lǐ lái xún fēi ài xuě , yī shí xíng lè màn yóu chūn 。
lín jū lěng dàn yìng xiāng xiào , shù xī wēn rán yǔ huà pín 。

  • 收藏
  • 笔记
  • 收藏
  • 做笔记
🐒
译文上移👆 复位🐬 附到原文右边💸 译文下移👇
🔈

译文:
头发已经白了,遇到人时容貌仍像年轻人,心中感叹世态不容真诚。
君子才华横溢,应该不随合流,而我则言辞强硬,多次因此招致怒气。
千里迢迢前来寻找的并非热爱的雪景,只是一时的娱乐,徒然游玩于春日。
邻居们态度冷淡,应该相互欣笑,而我却一再地热情友好。数次黄昏,我们轻松自在地谈论着。
总结:诗人感叹世态艰难以真诚面对,自嘲与他人不合,形容他人才华横溢,应该不随波逐流,但自己的坚持却屡次引来他人不满。他来远方并非因为热爱,而只是一时兴致,与此同时,周围人对他却冷淡相待,而他却依旧保持热情与友好。

赏析::
这首诗《又和前韵二首 其一》由释德洪创作,表达了一种老年人面对世俗变迁、人事无常的感慨。下面进行赏析:
首先,诗人以“头白逢人宛似新”来开篇,表现了自己年事已高,但在别人眼中仍然显得年轻和新鲜。这句话以形象生动的方式呈现了时光的流逝,以及人生阅历的积累。
接着,诗人表示对世态的感慨,认为世界变幻莫测,难以真实地理解和面对。这里的“世态不容真”反映了诗人对于社会现实的疑虑和不满。
在接下来的几句中,诗人表达了自己对于言辞的坚守和倔强,强调了自己的独立思考和言辞的不妥协。这种态度与世界的变化形成鲜明的对比。
然后,诗人提到千里迢迢前来寻找的事物并不是对雪的喜爱,而是一时的行乐和游春。这句话揭示了诗人对于生活中短暂欢乐的追求,以及对于世事无常的领悟。
最后,诗人提到邻居的态度冷淡,但他依然能够与邻居温和地交谈。这种温和与和解的态度在诗中反映出诗人对于人际关系的理解和包容。
标签:
写景、抒情、哲理

注:翻译、赏析非标准答案,仅用作辅助理解。

为您找到释德洪写的《又和前韵二首》系列:

本文作者释德洪介绍:🔈

释德洪(一○七一~一一二八),一名惠洪,号觉范,筠州新昌(今江西宜丰)人。俗姓喻。年十四,父母双成,依三峰靘禅师爲童子。哲宗元佑四年(一○八九),试经於东京天王寺,冒惠洪名得度爲僧。四年後南归,依真净禅师於庐山归宗寺,随真净迁洪州石门。二十九岁始,游方东吴、衡山、金陵等地,住金陵清凉寺。冒名剃度事发,入狱一年,勒令还俗。後至东京,入丞相张商英、枢密郭天信门下,再得度,赐名宝觉圆明禅师。徽宗政和元年(一一一一),张、郭贬黜,亦受牵连,发配朱崖军(今海南三亚)。三年,得释。四年,返筠州,馆於荷塘寺。後又被诬以张怀素党系留南昌狱百余日,遇赦,归湘上南台。高宗建炎二年卒,年五十八。德洪工书善画,尤擅绘... 查看更多>>

释德洪的诗:

相关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