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òng zhū gōng běn yùn gè hé yī piān gòng sān shǒu qí èr
用诸公本韵各和一篇共三首 其二 🔈

朝代:宋 (sòng)    作者: 苏颂 (sū sòng)

二纪书林得并迁,升沈俱喜在樽前。
非才幸复登群正,大笔犹稽直五砖。
欣听友声同伐木,坦忘情类似虚船。
白头光景尤须惜,乐事相逢且豁然。

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平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平仄仄平平仄仄,仄仄平仄仄平平。
仄平平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èr jì shū lín dé bìng qiān , shēng shěn jù xǐ zài zūn qián 。
fēi cái xìng fù dēng qún zhèng , dà bǐ yóu jī zhí wǔ zhuān 。
xīn tīng yǒu shēng tóng fá mù , tǎn wàng qíng lèi sì xū chuán 。
bái tóu guāng jǐng yóu xū xī , lè shì xiāng féng qiě huō rán 。

  • 收藏
  • 笔记
  • 收藏
  • 做笔记
🐒
译文上移👆 复位🐬 附到原文右边💸 译文下移👇
🔈

译文:
二纪书林得并迁,升沈俱喜在樽前。
非才幸复登群正,大笔犹稽直五砖。
欣听友声同伐木,坦忘情类似虚船。
白头光景尤须惜,乐事相逢且豁然。

翻译如下:

林得和迁移,沈升都喜欢在酒杯前。
虽然才华平庸,幸运地升为群官,用粗笔勾画着五砖直线。
欢欣听友人的声音,一同伐木,忘却尘世的烦恼,仿佛身处空船。
年华老去,特别要珍惜光景,欢乐的时刻相遇时更应豁然开朗。

全文

总结:

文中描述了林得和迁移两人的喜事,他们在樽前畅饮庆贺。虽然才华不出众,但仍得以升为群官,用粗笔直线绘画五砖图案。朋友们欢欣鼓舞地伐木共乐,忘却尘世烦恼,心境宛如空船飘忽。作者强调年华老去,尤其应该珍惜美好时光,与朋友欢聚时更应豁然开朗。

赏析:这首诗《用诸公本韵各和一篇 其二》是苏颂创作的,表达了作者与友人共饮欢聚的场景以及生活中的喜悦之情。
首先,诗人描述了自己与友人二纪书林得并迁,升沈俱喜的情景。这里的“二纪书林”可能指的是一些文人士族的聚集地,迁往这里代表了诗人的晋升和进步,与友人一同分享这份喜悦,共同品味美酒,让人感受到了友情的温暖。
接下来,诗中提到了“大笔犹稽直五砖”,这里可能在表达作者对文学的热爱,即使晋升高职,依然对文学有着浓厚的兴趣。
诗的第二部分描述了友人们共同畅饮的场景,他们的欢笑声如同伐木之声,使人忘却了烦忧,仿佛置身于一只虚船之上,自在无忧,表达了喜悦和轻松的情感。
最后,诗人提到“白头光景尤须惜”,意味着老年时光宝贵,更应该珍惜和享受与友人相聚的乐事,这句话点明了诗人对友情和欢聚的重视,以及对生活的感恩之情。

注:翻译、赏析非标准答案,仅用作辅助理解。

为您找到苏颂写的《用诸公本韵各和一篇共三首》系列:

本文作者苏颂介绍:🔈

苏颂(一○二○~一一○一),字子容,本泉州同安(今属福建)人,以父绅葬润州丹阳(今属江苏)而徙居,遂占籍丹阳。仁宗庆历二年(一○四二)进士(清王捷南《福建通志稿·苏颂传》)。皇佑五年(一○五三),召试馆阁校勘,同知太常礼院。嘉佑四年(一○五九),迁集贤校理,充编定馆阁书籍官。六年,出知颍州。英宗治平二年(一○六五)爲三司度支判官。四年,出爲淮南转运使。神宗熙宁元年(一○六八),擢知制诰。二年,因奏事不当免。四年,出知婺州,移亳州。七年,授秘书监、知银台司,未几,出知应天府、杭州。元丰元年(一○七八),权知开封府,坐治狱事贬知濠州,改沧州。哲宗元佑元年(一○八六),诏判吏部,寻充实录馆修撰兼侍读... 查看更多>>

苏颂的诗:

相关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