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ì bù qiú rú qí èr
意不求如 其二 🔈

朝代:宋 (sòng)    作者: 晁逈 (cháo jiǒng)

风花荣落速,水月浄明深。
物物观天理,资吾入道心。

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fēng huā róng luò sù , shuǐ yuè jìng míng shēn 。
wù wù guān tiān lǐ , zī wú rù dào xīn 。

  • 收藏
  • 笔记
  • 收藏
  • 做笔记
🐒
译文上移👆 复位🐬 附到原文右边💸 译文下移👇
🔈

译文:
风花繁盛与凋谢迅速,水中月亮清澈明亮而深远。
我以物物观察天地的法则,以此滋养我追求道之心灵。



总结:

诗人以风花草木的荣枯和水中明月的清明来比喻世事的变迁和道理的深远。通过观察自然界的现象,诗人感悟到万物皆遵循天道法则,并以此作为自己修行道路的根基。

赏析:这首《意不求如 其二》是晁逢创作的古诗之一,表达了诗人对自然景物的深刻观察和对人生道理的思考。
首先,诗中描写了风花荣落和水月清明的景象。风花荣落迅速,水月清明深邃,通过对自然界景物的描绘,诗人展现了对大自然的敬仰之情。这些景物的变化也反映了生命的无常和变幻,暗示了人生的短暂和转瞬即逝。
其次,诗人通过“物物观天理”表达了对宇宙规律的理解。他从周围的一切事物中寻找天道的踪迹,试图领悟宇宙的奥秘。这反映了中国古代文人的儒家思想,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与秩序。
最后,诗人提到“资吾入道心”,表达了对修身养性、追求道德境界的向往。他认为通过观察自然,可以启迪自己的道德感悟,进一步修炼自己的内心世界,追求心灵的宁静与卓越。

注:翻译、赏析非标准答案,仅用作辅助理解。

为您找到晁逈写的《意不求如》系列:

本文作者晁逈介绍:🔈

晁逈(九五一~一○三四),字明远。世爲澶州清丰(今属河南)人,自其父始徒家彭门(今四川彭县)。太宗太平兴国五年(九八○)进士(清康熙《清丰县志》卷五)。真宗即位,擢右正言、直史馆、知制诰。景德二年(一○○五)拜翰林学士(《宋学士年表》下)。天禧二年(一○一八)进承旨。累官集贤院学士、判西京留司御史台。仁宗朝,迁礼部尚书,以太子少傅致仕。景佑元年卒,年八十四。谥文元。有《翰林集》三十卷(已佚)、《道院集》十五卷(今存王古删定本《道院集要》三卷)《昭德新编》三卷、《法藏碎金录》十卷。《宋史》卷三○五有传。今录诗五十六首。 查看更多>>

晁逈的诗:

相关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