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ú jìn jiàn hé fù cì qí yùn wǔ shǒu qí sān
无尽见和复次其韵五首 其三 🔈

朝代:宋 (sòng)    作者: 释德洪 (shì dé hóng)

一丘一壑思迢迢,莫把山林较市朝。
江上相逢两无语,夕阳衰草暮萧萧。

仄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
平仄平平仄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

yī qiū yī hè sī tiáo tiáo , mò bǎ shān lín jiào shì cháo 。
jiāng shàng xiāng féng liǎng wú yǔ , xī yáng shuāi cǎo mù xiāo xiāo 。

  • 收藏
  • 笔记
  • 收藏
  • 做笔记
🐒
译文上移👆 复位🐬 附到原文右边💸 译文下移👇
🔈

译文:
一丘一壑的距离思念漫长,切勿将山林与繁华都市相比。
在江边相遇却无言以对,夕阳西下,草木凋零,夜幕降临寂寥无声。
总结:诗人表达了对远方的思念之情,认为山林之间的宁静与繁华都市的喧嚣不能相提并论。在江边相遇时,两人默默无语,夕阳下,景色凄凉寂寥。

赏析:这首诗出自释德洪的《无尽见和复次其韵五首》之三,表达了诗人在山林间的宁静思考和夕阳下的感慨之情。以下是赏析:
诗人首先以“一丘一壑思迢迢”来描绘自然山水之间的广袤和空旷,展现出自然景色的壮丽和深远。这种景象让人感受到了大自然的广阔和深沉,同时也引出了诗人内心的孤独和思考。
接着诗中提到“莫把山林较市朝”,这句话表达了诗人对于山林与都市生活的对比。山林代表着宁静、远离世俗的生活,而“市朝”则象征着喧嚣、繁忙的都市生活。诗人似乎在呼吁人们不要用世俗的眼光来评判山林之美,而应该珍惜自然的宁静和纯净。
然后诗中提到“江上相逢两无语”,这里描写了江边的相逢情景,但两人却无言以对。这句话可能表达了一种默契和默然的感情,也让人思考人际关系中的沉默和默契所包含的意义。
最后一句“夕阳衰草暮萧萧”,通过夕阳和衰草的描写,诗人传达了一种时光流逝和生命易逝的感慨。夕阳下的衰草象征着人生的短暂和无常,暮色的降临让人感到寂寥和萧瑟。

注:翻译、赏析非标准答案,仅用作辅助理解。

为您找到释德洪写的《无尽见和复次其韵五首》系列:

本文作者释德洪介绍:🔈

释德洪(一○七一~一一二八),一名惠洪,号觉范,筠州新昌(今江西宜丰)人。俗姓喻。年十四,父母双成,依三峰靘禅师爲童子。哲宗元佑四年(一○八九),试经於东京天王寺,冒惠洪名得度爲僧。四年後南归,依真净禅师於庐山归宗寺,随真净迁洪州石门。二十九岁始,游方东吴、衡山、金陵等地,住金陵清凉寺。冒名剃度事发,入狱一年,勒令还俗。後至东京,入丞相张商英、枢密郭天信门下,再得度,赐名宝觉圆明禅师。徽宗政和元年(一一一一),张、郭贬黜,亦受牵连,发配朱崖军(今海南三亚)。三年,得释。四年,返筠州,馆於荷塘寺。後又被诬以张怀素党系留南昌狱百余日,遇赦,归湘上南台。高宗建炎二年卒,年五十八。德洪工书善画,尤擅绘... 查看更多>>

释德洪的诗:

相关诗词: